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美文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伤感故事人生故事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个性签名
作文大全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优秀作文

2020年高考作文最新论据材料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4-09-12  热度:

2020年高考作文最新论据材料处理方法

课文名篇情志感人,文辞精练,辞义相称,骏快爽朗,是我们写作中不可多得的典范。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高考作文最新论据材料处理方法,欢迎各位考生欣赏!

【高考作文最新论据材料处理方法】

(一)事实论据一般写法与记叙文写人记事有哪些不同点?

编写事实论据,主要用叙述和议论文字。论据的叙述方法与记叙文写人记事有些不同:

叙述要素

(议论性散文)描写及其目的作用

议论及其目的作用

(议论性散文)抒情及其目的作用

字数控制

记叙文

一般需要六要素俱全。

特别是要详略得当地叙述全过程。

描写始终与叙述紧密结合。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表现事物特征和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环境,表现主题。

在记叙的基础上可以议论点题。

也可以通过人物语言间接议论点题,特别是故事小说作者常常不直接议论,而以人物为传声筒

议论是点睛之笔,少而精。

在记叙的基础上可以抒情以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

抒情也可以与议论相结合。

800字的文章,最多记两件事情,一详一略。详细的可以写500字左右。若要写多件事情,则用总写——特写的方法,详细叙写一件事,总写概述多件事情。若记一件事,则可以800字全部记叙事件,也可以有少量议论抒情。

论据的编写

一般只须介绍人物、事件和结果。时间和地点看情况而定。过程中只介绍能够证明论点的,其余可以省略。

较少描写。议论性散文的论据可以有一两句描写,目的为突出重点以论证论点;或者是增添文采,增加可读性。

在论据编写中,议论是不可缺少的。

议论的目的是分析事例,找出事件发展中的前因后果,挖掘蕴藏其中的道理,以证明论点的。

较少抒情。议论性散文可以适当抒情,以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和鲜明的观点。

一般一个论据连同议论分析最多在300字左右,少则几十字一个略写的事例后加议论分析。

【训练示例】请将下面故事编写为事实论据,证明“只有不为外物所动,专注目标,才能取得成功”的论点。

不为外物所动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作桥。

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尸骨难觅。

这天,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铁索桥是必须攀附了,路已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

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索。”

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

过桥的健全人说:“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的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而是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不为外物所动,专注你的目标,不论风动还是帘动,只要心不动,你就可能走向成功。

答:

【答案示例】

一行四人要攀附铁索桥,桥两岸是悬崖峭壁,桥下是万丈深涧。他们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一个盲人、一个聋人和一个健全人安全到达彼岸,还有一个健全人跌入深涧,葬身鱼腹。

为什么那个健全人却不如盲人和聋人?因为他被险恶的环境吓破了胆。盲人不见山高桥险,聋人不闻山涧咆哮,他们都可以一心一意地走稳自己的路。

还是那个过了桥的健全人说得好:“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要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的时候,在你的生活道路上,成功就像攀附铁索桥,只有你置“险峰”“深涧”和“激流”于度外,专心致志地走稳路,那么才能走出险境,走向成功。

【说明】

原材料连同点明寓意共416字,改写后的论据连同议论分析事例共265字。

原材料在叙述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中,进行了较多的描写。改写后的故事没有交代攀附铁索桥的起因,也不介绍经过,只是简介人物、事件和结果。而后议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来证明论点。改写后的论据将环境描写改为八个字的叙述介绍,将盲人和聋人的语言描写改写为议论句来分析事件,但还留有健全人的话,因为这些语言描写能够形象生动地论证论点,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艰难险阻。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原材料以叙述和描写为主,更具体、形象,并且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间接说明道理,而后议论点明故事的寓意;改写后的论据以叙述和议论为主,内容更概括、简要,作者直接议论来分析道理以证明论点。

(二)编写论据要注意什么?

1、注意根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对事实材料作剪裁和详略取舍,使文章观点鲜明。

一个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往往能反映多方面的问题,所以一例往往能够多用,但是在用同一事例论证不同的论点时,我们要对材料作不同的详略取舍,突出能够证明论点的部分,删去与论点无关的部分。

2、要善于分析事实论据,使之与观点结合得更紧密。

在叙述事实过程中和摆出事实之后要议论分析论据,归纳出与论点一致的道理。如果缺少分析,就缺乏逻辑力量,成了堆砌材料。议论分析要紧扣论点,切忌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训练示例】下面两段话,哪一段更适用于“说话”的话题?为什么?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尚忧其民,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的呼声;自身被元人所缚,文天祥仍忧其国,高诵“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篇;京官被君王贬谪,范仲淹却忧其君,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他们忧国忧民之情令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折腰。

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广寒士”的心声共天地并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与日月争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句和山川同在。这些人话语的震撼力首先出自他们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源自他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人格。

因此人格有多高,说话就有多好。要想说好话,就得修养品格。

答案提示:

第一段的叙述,引用名言和划线的议论句,都强调和赞扬人物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第二段叙述、引用名言和评论相结合,都突出了说好话的巨大作用以及说话的好坏与品格的高低有关。

因此,第二段话更适合于“说话”的话题。

3、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论证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在运用古代或外国的事例作为论据时,要注意分析论据材料对我们中国现实生活的借鉴作用。或者在叙述古代和外国的事例后,要例举和分析现实中的某些情况,进行对比,指出问题所在。

【训练示例】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段后面的问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训练题:

①指出上面文段中属于古今事例对比论证的文句,并说明其中举例和议论的作用。

②文段中举孔子拜师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

①文段中把“古之圣人”从师求教与“今之众人”“耻学於师”对比。有关议论是“是故圣益圣,……其皆出於此乎?”,举例和议论目的在于批评“耻学於师”的时弊,奉劝“今人”要拜师求学。

②举孔子的古例,目的在于告诉当时的读书人应该学习孔子,不耻下问,以能者为师。形成拜师求学之风。

4、要注意运用富有时代感的新鲜事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一篇800字以上文章的论据一般在两个以上,为使举例更具有广泛意义和现实意义,选择事例不要偏重古代。当然,流传千古的名人事例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经久不衰的说服力,可以并且应该运用。但适当选择今人的新鲜事例会产生更大的说服力。因为正面事例,如已经评选几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例,还有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事例,会以其崇高的品德力量震撼人心,它雄辩地告诉人们,在信息时代和商品经济时代,传统美德不仅不会过时,而且需要大力弘扬,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而那些反面事例,它产生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会以其惨痛的教训警示着处于相同背景中的人,如果重蹈覆辙,就将跌入错误甚至犯罪的万丈深渊里去。

5、举例要详略结合,两种论据交替使用,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事实胜于雄辩,因此论文一般都必须使用事实据论证。为使举例丰富翔实,论证更具层次感,必须注意详略得当地运用论据,注意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交替使用。

如果一篇800字的文章分别用300多字叙述兼评论两个事例,那就显得比较单薄而缺少说服力,因为人们可能怀疑这两个例子是特殊的,不具备普遍意义。但是限于篇幅,不可能再用300多字举例了。因此我们可以较为详细的举两个事例,再概述几个简略的例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另外,理论论据往往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意义,因此可以与事实论据交替使用,使两种论据相得益彰。

而且,举例详略得当,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交替使用,还可以使文章富有变化而有可读性。

(三)编写论据和论证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证,论证和论据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这里将编写论据和如何论证这两个问题一起探讨。

1、运用课内人人熟知事例,是否让人感到没有新意?

课内的例子都是典型的例子,而且都是大家印象较为深刻的例子,因此完全可以使用。至于是否让人感到没有新意,这主要在于看你怎么编写和运用例子。

⑴老例新用法。

课文中的例子,往往是用来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的。但是除了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外,这个例子还可以反映其他问题。如果你能够从这些老例子中,发掘出新的启迪意义,那么老例子就不老。特别是名篇叙事作品,其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即使只是名篇选段,也能为人提供丰富的论据素材。

【训练示例】

以下是从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内容中提取的观点,请仿造例题的做法,分别用该课的内容编写论据以支持各个观点,编写时注意语言简练。

例1。

论点⒈注重修养,造就成功人生。

论据:信陵君宴请宾客,亲迎侯生,久立闹市,执辔色恭,静候侯生,何等恭谦!何等修养!信陵君的恭谦和修养终于打动隐者侯生为其出谋献策,窃符救赵,永载青史。

例2。

论点⒉为官者应思贤若渴,仁而下士,才能凝聚人才,共创辉煌。

论据:信陵君亲迎侯生,数请朱亥,拔抑塞磊落之才,汇聚门客三千人,救赵存魏创伟绩。

论点⒊领导者要以品德的魅力凝聚人才。

论点⒋领导者要广开言路,察纳善言,从谏如流,为国忘身。

论点⒌一视同仁,团结群众,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论点⒍弘扬急人之困、救人之急的义勇精神。

论点⒎为国忘身,丹心永照汗青。

论点⒏心怀全局,互助双赢。

(救赵存魏)

论点⒐谦虚有礼,才能广交朋友

论点⒑率众赴死勇气可嘉,考虑欠周实不足取。

论点⒒明察自省,严于律己,虚怀若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点⒓深明大义,以理智胜感情,才能成就大义。(泪斩晋鄙)

从朱亥角度立意:

论点⒔位卑未敢忘国忧。

论点⒕不图名利,只为报国。

论点⒖忠诚守信,人微言重。

论点⒗知彼知己,才能取胜。

论点⒘报国需要真才实学。

从魏王角度立意:

论点⒙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论点⒚自私懦弱,目光短浅,难成伟业。

从晋鄙角度立意:

论点⒛忠诚爱国,就该审时度势,为国计深远。

从平原君立意:

论点21。坐而求救,不如群策群力奋力自救。

(答案略)

【启迪】

1、叙事作品的人物较多,且性格丰满,分析一个人物的多元性格,或者分析几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就能得到不同的启迪,且能编写出不同的论据证明不同的论点。

2、一个复杂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不同阶段及其事件经过全程,会给人以不同的启迪,根据这些启迪也可以编写出不同的论据来证明不同的论点。

3、《信陵君窃符救赵》通篇充满诗情画意,使人百读不厌,而且每读一遍都能有所发现。有人论《史记》说:“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

诸如《史记》等名着中,会给我们写作提供丰富的论据素材。因此要认真品读课文名篇选段,写好作文。

【例】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汩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着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XX年福建省高考夺魁作文《执子与通子》

根据同一素材,我们还可以用于论证其他论点。

【例】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子披发行吟于河畔,眼前是被楚国落日染成血色的汨罗江水,耳边似人民挣扎喘息的呼呼风声。董道而不豫的屈子啊,你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等到的却是怀王兵挫地削而客死於秦的噩耗!你仰天长叹,心与祖国俱碎,你纵身江水,是去寻找那水天中的理想王国?是要以生命为代价唤醒来人继续寻找可行的救民强民之道?

首身离兮心不惩,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千百年来,屈子的这些吟诵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去寻求救国救民的正道。

⑶扩写课文事例法。

①扩写一句事例加有关史实叙写法。

【例】

灾难是上天赐予强者的礼物。孙膑被师兄庞涓骗到魏国受了膑刑,但他并不就此倒下,他佯狂自晦,设计让齐国使者带他归齐,又通过“田忌赛马”显露才华,受到齐威王赏识。在其后十二年中,孙膑作为齐国军师指挥了闻名古今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大败入侵的魏国军队,终使庞涓智穷力竭,愤愧自杀。

灾难不仅赋予孙膑坚韧的性格,促成他的伟绩;灾难还促使孙膑心无旁骛,潜心研究军事理论,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着《孙膑兵法》。(文段根据网上文章改写)

——根据课文《报任安书》事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及其有关知识编写。

②几句描写课文事例法。(适合于议论性散文)

【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杆不顾。(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扩写】

秋风徐徐,濮水粼粼;几只鱼儿,闲游于浮天;一只小船,任意东西。

岸边,坐着一个悠闲的垂钓者。

钓者身后,垂手肃立着两个满面风尘的钦差大臣,他们千里迢迢,颠沛以来,恭敬不怠地向钓者说道:“楚王愿以国家大事劳驾庄周先生,……”

钓者身后,轻车大马恭候,荣华富贵随之。

然而,钓者持杆不顾。他正游目骋怀于水天之间,是那澄澈秋水洗净了他的尘心,还是那自由荡漾的不系之舟吸引了他的目光?

是的,自由无价,富贵不淫;宁可生而曳尾于涂,不图死而留骨而贵。

宁为清风夜唳下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一棵树,不做争芳斗妍的御花园中的一朵花!

这是在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坚守精神自由的最佳选择,是举世混浊时舍鱼而取熊掌的明智选择!

【说明】

编写课内事例,应该精要概括,尽量用短句,整散结合,否则让人没有新鲜感。

而且,“意则期多,字则唯少”,“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语)是我国历代作家写文章的准则。我们应该经常训练自己,让文字精炼。

⑷文采取胜法。

①排比或对偶改写一篇课文事例法。

我们先来读一段文字精彩的文字: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段文字,作者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气势磅礴,惊天动地,堪称对偶和排比用例典范。学习此段文字,不仅是背诵和引用,而且关键在于学习写法。可以从文段取其一二,仿写、扩写和续写;也可以仿用或改写句式,自己编写论据用于论证其他观点。

【例】

祸福相依,祸福相互转化往往在于人为。

处逆境发愤图强则祸变福。忆往昔,文王被拘,左丘失明,孙子膑脚,命运何其悲惨!然而《周易》绎出,《国语》编成,《兵法》修列,誉满九州,流芳百世,何其荣耀,何祸之有!

处顺境骄奢淫逸则福成祸。想当初,四海为一,阿房突兀,长城万里,何其威风!然而始皇焚百书,坑众儒,杀豪杰;身陷声色犬马,挥金如土,鞭笞天下,终于祸及二世,千秋霸业毁于一旦,可悲可叹,令今人戒之千万莫忘!

②排比综述几篇课文事例法。

【例】

蔺相如义正词严,秦廷上怒斥秦王,令完璧终归赵国;晏子唇枪舌剑,楚国中巧对楚王,使楚王自讨其辱;樊哙人微言重,鸿门下严责项王,保主公脱离虎口。这些人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都用满腔热血凝聚忠诚之言,维护伟大人格和国格。

《语言与交际》

——三句一例,大致成排比形式叙事。按照“分说+总结、议论评析”结构形式组织材料。

【例】

司马迁受刑身残,谱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海伦眼睛失明,奏响“假如给我三天”的畅想曲;史铁生双脚残废,悟出地坛小生灵生存意义的哲理!

这些人奉献给人类的书面语言,是在人生的大火炉里千锤百炼的真金,他们的名字将同他们不朽的话语一起永存人间,他们是人生交际场上最大的赢家!

《语言与交际》

——两句一例,大致成排比形式叙事。按照“分说+总结、议论评析”结构形式组织材料。

③对偶综述几篇课文事例法。

【例】

诸葛亮挥泪书写《出师表》,君臣之情浸透纸背;李密含泪呈递《陈情表》,骨肉之情感动君王。

他们的篇章显扬了忠臣孝子的美名,显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正是因为他们的言语字字出自真心,句句表达真情。所以,好话必须出自真心,源于真情。

——两句一例,大致成对偶形式叙事。(分说)+议论评析(总结)(两句一例)

④概述课文事例+对偶、排比议论法。

论据中的议论评析,目的是找出事例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以此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或者指出理论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使理论很好地证明了论点。

议论句也可以用对偶或排比句式。

【训练示例】

下面摘自《伶官传序》,请压缩文段中的事例,并把划线的两组对偶句改为一组排比句。来议论分析并总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答:

【答案示例】

唐庄宗秉承父志,斩三仇,报遗恨,还矢先王,告以成功,意气洋洋,可谓壮哉!及其天下已定,则耽于声色,困于伶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君臣相顾而泣,不知所归,何其衰也!正可谓自满招损,谦虚受益,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千古不变之真理啊!

【说明】

原文是用对偶句议论,改写后用排比句议论。

⑤排比课文事例+改写诗句对偶形象议论法。

自古磨难出雄才。

司马迁身体致残,却在恶劣的条件下唱响“无韵之离骚”。海伦双目失明,却在黑暗的世界里创造多彩的人生;史铁生双脚瘫痪,却在艺术的空间中驰骋万里。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风霜凌寒菊,寒菊艳且香。

灾难击不倒身残志坚的英雄们,反而锻造了他们的铮铮铁骨,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业绩,尽显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美。

——两句一例,大致成排比式叙事。(分说)+议论评析(总说)

⑥课内名言或诗句排比法。

【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

“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

(选自XX年高考优秀作文)

此例中第二部分我们可能不熟悉,可以改成熟悉的事例。

【例】

不顾“边亭流血成海水”继续穷兵黩武,这是暴君的选择;“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博美人一笑,不惜劳民伤财,这是昏君的选择;不知亡国之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亡国之君的选择。“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这是奸臣的选择。

⑦改写、扩写课内一首古诗法。

【例】

她,汉王朝的一缕馨香。为了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安定,义无反顾地离开金碧辉煌的汉宫,走进大漠,走入胡人的帐中。只有明月知道,为了这一选择,她留下了多少孤魂环佩空归的遗憾;只有清风明白,为了这一选择,她弹奏了多少怨妇梦断乡关的琵琶曲;只有独向黄昏的青冢知道,汉朝苦难的人民是多么感激这位曾经作出伟大选择的坚强女性----王昭君!

【说明】

加点字字为课文所学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中的诗句“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句改写。

改写和扩写诗句能使文段富有诗情。

⑧课内诗句改写连缀法。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一片晨曦雾霭中他醒悟着以往之不谏,犹知来者之可追。樊笼里的荣华富贵岂能让自由飞翔的小鸟甘心折断双翼,戴上金银打造的枷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远离世俗喧嚣,醉倒在南山里的悠悠菊香,与飞鸟相与还,临清流而赋诗,独守高洁也很写意——纪念靖节先生,让我懂得了在浮躁纷扰中独守心中一方乐园和净土……

选自XX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心弦上的焰火》

【说明】

划线句为课文所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句;加点句为原诗改写句。

⑨连续化用课内诗几首歌意境法。

【例】

走进语文世界。

你将惊叹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北国雪景,流连于“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南国水乡。

你将与李白一起在月夜飞渡镜湖,梦游天姥,感受洞天石扉轰然中开的气势,欣赏仙人聚会的盛况,仰视诗人扬眉挺胸不事权贵的伟岸身姿!

你将沉醉于“间关莺语花底滑”的琵琶语中,止步于“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场景中,聆听“天涯沦落人”心中的风雨声和雷鸣声。

你可以与冰心一道仰观“繁星”,俯视“春水”;去沐浴繁星般母爱的光辉,捡拾春水中一颗颗哲理与情感的珍珠。你可以与冰心一起期盼那承载着童心和爱心的白色纸船越过大洋飘进母亲的梦乡!

语文世界,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语文世界,群英荟萃,胜友如云。

语文世界,它让你有缘与名人对话,让你品尝人生百味,让你激情澎湃,手舞足蹈!。走进语文世界吧,那里精彩万分!

⑩引用、化用和改写课文所学词赋+文史知识+排偶句。

(苏轼)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谪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地,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自问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

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自清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不朽诗情。

赤壁只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

(节选自XX年福建高考优秀作文《苏轼的赤壁》,合于议论性散文。)

⒒连缀课文题目和课文内容法。

【例】

让人生小船承载童心前行

(编者下水文章)

在儿童的眼光中,外界的一切是那么神奇古怪,那么充满乐趣。他可以将嗡嗡鸣叫的蚊子看作仙鹤飞翔,使平凡的生活充满童趣;可以在百草园的杂草丛中聆听蟋蟀弹琴和油岭低唱,开起虫子音乐会;在三味书屋中充耳不闻不知所云的读书声而专心画小人;还可以兴高彩烈地吹响不值钱的哨子满屋打转。

童趣来自童心,童心无价。

在许多时候,人们必须永葆童心!

冰心在西去美国的船头折纸船,让童心和爱心随着纸船,远渡重洋,漂进母亲的梦乡。

泰戈尔每天把纸船投入溪中,让纸船载着一个孤寂孩子的童心,在星光灿烂的夜里,漂过梦幻之河,漂入一个熟悉他的人的手里。

童心激发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力,造就了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

童心还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引起人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中说:“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永葆童心就是永葆真心。

一个喜爱打扮的皇帝环城游行,炫耀“能工巧匠”制的“聪明人才看得见”的“新装”,众多的“聪明人”欣喜若狂、赞不绝口地称赞皇帝的新装“举世无双”,只有一个孩子指着得意洋洋的皇帝说,他什么也没有穿啊!如果没有孩子道破天机,那么闹剧何时结局?

人们啊,你们想当那个愚昧的皇帝或者那些愚昧的臣民吗?如果不想,就请永葆童心,敢对周围弄虚作假的现象说“不”吧!

倘若这样,如果你们是商人,那么尔虞我诈的不正当经营手段就将终止,伪劣产品就将销踪匿迹;如果你们是医生,那么病人的医疗费用就将降低,看不起病的现象就将大大减少;如果你们是领导者,那么你们的辖区,政绩工程就将为便民工程所取代!

如果现实中的你、我、他,都将童心萌发,那么我们的世界,将是崇尚文化、崇尚科学、真诚守信,富有爱心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将是朝气蓬勃、不断成长、和谐文明的社会!

童年难再,但愿童心常在!

让我们在时光的河流中,一边挥手告别随着流水远去的童年,一边将童心收藏在人生的小船中,乘着小船,走过阳光明媚的时光,走进星光灿烂的夜晚……

【说明】

加点字是课文题目或隐含课文题目。全文以串联课文题目和内容为主体,就可能缺少时代感。因此用“如果你们是”与现实接轨,再以议论点明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心论点。

⒓“设问+不是……而是”法。

等待是什么?

等待不是怯弱退却,而是为了更好的出击。曹刿三鼓之后乃出兵,是在等待“彼竭我盈”的最好战机;毛遂多年而后才自荐,是在等待发挥才干的最好时机。

等待不是守株待兔,而是做好艰苦的准备工作。司马迁受宫刑不引决,为的是等待《史记》问世的一天;文天祥被追捕不自裁,为的是等待《指南录》完成的时刻。

为了等待这个神圣的日子,他们历经磨难,忍辱负重,终于使无韵之《离骚》传唱千古;使“人生自古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篇震撼天地!

⒔课内名言引证法。

【例】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XX高考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例】

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秦始皇席卷天下,威震四海;于是六国之财物,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天下之人,敢怒不敢言;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终使戍卒揭竿为旗,豪俊并起争锋而亡秦族。

太宗虚心纳下,从善如流,谦冲自牧;居安思危,知足自戒;戒奢以俭,积德安民;终使唐朝国泰民安。

木秀于林而易摧折;权重于人而易高危。

位高者应谨记魏徵的名言“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以贤哲为师,以造化为师,戒骄戒躁,奋发有为。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第三方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