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庭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但是,因为青春期的叛逆和一腔热血,全天下有几个十几岁的少年是还甘心待在摇篮里的?
“妈妈忙了一上午太累了,想马上去睡个觉。等下你帮妈妈刷下锅,洗下碗,剩菜放冰箱里就行了。把中午剩的排骨汤热一下,再扫下地。”妈妈打着哈欠吩咐道。
“好。”我平淡地回复了一声,对妈妈的话照单全收。
不过等到做晚饭的时候,妈妈又把我叫了出来,问道:“排骨汤呢?”“放冰箱了。”“什么?放冰箱了?”我妈妈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要放冰箱的话,我还叫你热它干嘛?肯定是晚上要吃啊!不是,我让你把剩菜放冰箱,你就把所有的“剩菜”都放冰箱。你怎么想的?”我妈妈骂完,可能被勾出了怒火,还不解气。扫了一圈家里,接着骂,“叫你刷锅,就真只刷锅,切菜案板也不知道立起来,灶台上的水也不知道擦。还有地上那一片黑印子,扫完发现扫不掉,也不知道拿拖把拖一下。叫扫地就只扫地。你做家务的时候能不能动一下脑子啊?”
我默默的把立案板,擦水和扫地后拖地记了下来,然后不出声,不做表情,希望这次单方面的吵架能快点结束。我望着窗外碧蓝的天空,恍然间,看到了飞起的棉絮。
晚饭过后,因为郁闷。下去散了一圈步,出门跟妈妈说再见的时候,我妈还不忘嘱咐:“别往车道上走。记得看车。路上小心!”我敷衍地“嗯”了几声。
散步的时候,我也不禁思考关于为什么我做家务不动脑子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一是因为没经验。感觉这个案板立与不立,灶台擦与不擦都没什么区别。二是因为怕。其实我也想过为什么这个剩菜还要热?但又怕热了之后,放桌上放坏了,或者被妈妈说什么老是热剩菜想着让她吃。
其实越到大,越感觉家庭有一种束缚感。不是因为家庭不好,而是因为在家里很被动。比如父母摔了碗会把我们骂一顿“成天啥都不知道干,也不知道帮帮我。”我们摔了碗还是会被父母骂一顿“一点小事都干不好,笨手笨脚的。”准备菜的时候,问吧,又被说这点主见都没有。不问吧,只做自己喜欢的,又被说挑食,不顾及别人的想法。而对于高中和大学可自由支配自己生活的日子,我是很向往的。我虽然很爱我的家,但也忍不住一天比一天想脱离这个家庭,去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一边想着,一边放空自我地散着步,突然发现路边有一株成熟的蒲公英。圆滚滚,白花花,毛茸茸的。我十分惊喜,立即弯下身,朝它一吹。一粒粒种子就随着白色的绒毛飞了起来,然后随着夜风飘走远去。我不禁有些羡慕:蒲公英成熟只需要10~20天,而且风一吹,种子就可以飞走。不像我,从出生开始要等十几年。而且还要累死累活地社交,生活,学习,考试。
我再低头,只看到了一个光秃秃的杆子。这个蒲公英完成了它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务,慢慢地也要走向枯萎了。刚刚把自己带入种子的我也突然想到,如果我是种子,那这个蒲公英就算是我的父母。他知道他自己的种子迟早有一天要走,但他做的不是挽留,而是给种子准备旅行的白绒毛,我想,如果它会说话,那它对种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是:“路上小心。”
“路上小心。”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刚刚妈妈也对我说过了。回想起来,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逃离”父母。10月份大,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两岁大,会走路啦,从妈妈怀里出来;六岁大,开始上学;在未来,十五岁上高中;18岁成年;接着立业、结婚;到最后,要为他们送终……而父母们在我们出生的时候会给我们准备一切东西;在我们学走路的时候会扶着我们,生怕我们摔倒;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关心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我们成年之后还为我们操心……我们用一生跟父母说再见,而父母用一生跟我们说路上小心。回过神来,远去的蒲公英种子已经不见了踪影,不出意外的话,我还有这个光秃秃的杆子以后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了。
人们总是在小时候期盼长大,长大了之后怀念童年。但人生的路途却不可回头,正在生长的中蒲公英不会飘走,远去的蒲公英不会再飘回。成长的一些规律改变不了,也急不得。我仍然期盼着未来,但我想通了,身为一个“绒毛未满”的种子,与其着急去追赶迟早会来的未来,不如把握当下,去珍惜未来也一定会失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