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有一条街,不卖别的,专卖牛系列。因为牛肉嫩香,因此牛肉丸也是当地的特色,满街清一色地以“某记牛肉丸”给店命名,足以见乡人们对于这种美食浓厚的情感与热爱。我的姑姑与姑丈就经营着一家牛肉丸。
姑丈的厨艺在我们村子里算得上是顶尖的,炒菜火猛肉香;而且他用料十分实在,丝毫不吝啬,做的手工牛肉丸也总是比别家大个不少。他又很健谈,价格也比较亲民。因此,姑丈结识了许多四海兄弟,时不时就在他店里聚上一聚,人人都可以小酌一杯到很晚。
姑丈店里生意也很是红火,虽称不上是川流不息,但也绝对有车水马龙。才走了一桌客人,就又来了更大一桌客人。由于食客太多,就常出现忙活不过来的情况。我小时就隔三差五去帮忙、打打下手。当然,小孩子自愿出力去做一件事情也是有原因的:当结束了半天的劳动后,我理所应当地得到了一碗让我垂涎三尺、魂牵梦绕的特大份牛肉丸汤,就当作是“工资”了。
一个古铜色的大碗内,加入少许胡椒粉,大量的芹菜碎,辅以一些葱花,再打上几个圆润爽滑的大肉丸子,最后加上两大勺用牛骨当天新鲜熬制的高汤。一碗简单又不简单的牛肉丸汤就制作好了。
人生应有一大乐事为在冬日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丸汤。只见刚走进店内的食客,个个面色苍白,有的还打着寒颤。但在喝毕一碗汤后,则立即面泛红光、脸色红润起来了,似乎把烦恼忧愁也一并忘切了。每当走进他店里,我总能感动一种不知名的温暖,这股暖流,由内到外地浸透了我的全身,让我体会到这人间的温暖与浓厚的烟火气。
姑丈肯吃苦。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时,就已经坐在生产丸子的房间里,制作起手打牛肉饭来。他先抓起一坨鲜红色的处理过的牛肉泥,只在虎口处一用力就捏出一个丸子的形状,接着用勺子一挖,一个牛肉丸就做好了。他的技术十分高超,整个过程不过两秒,由是我一直很敬重姑丈。
时光飞逝,我已离开家乡很多年。也不知为何,厦门街上也开了越来越多的牛肉丸店。可我一看,牛肉丸子都干瘪而小个,全然没有我们老家的个大厚实。一问价格,还贵了不少。我对此很诧异,专程去问姑丈为什么。他说:“那是因为牛肉丸里粉多肉少,还有就是牛肉是用机器打的,没有人有耐心用手打牛肉。我觉得咱们做买卖的,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挣黑心钱。做人也是一样,要当老实人,做对得起良心的事。”
虽然这里的牛肉丸一点也不好吃,可我还是按惯例要了份牛肉丸,聊解相思。看着碗里的丸子,我陷入了沉思。原来,这不仅是一道家乡特色美食,更是乡人诚实、朴实、善良精神的写照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