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西头的一个山包下边,有一幢茅草屋,有名的“一抓准”就住在里面。
大家只记得他原先姓白,当面叫白老头,背地里就叫“一抓准”。他干瘦干瘦的,几乎没有头发,清瘦的脸上留着一绺花白的胡须,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子深深地陷下去。说话声音有些沙哑,怎么清嗓子也没有用,于是他干脆不说话,只有偶尔才能挤出几个词。
这“一抓准”的绰号是咋得来的?说起来也是神。他是个孤寡老人,平日里靠采银杏为生,每天清晨抓把柴煮饭,就上山采银杏了,到了傍晚回来睡觉。一到周末,他便带一篮子银杏和一杆秤上街去卖。用不着叫卖,往那儿一站,人们就立刻围上去抢。“一抓准”的银杏又大又甜,不用看,随手一抓就是上等货。每次称秤时,他的手就像个电子秤,抓起一把往上一放,不多不少,准是别人要的重量,绝无例外。我们都纳闷,他的手那么准,还要秤干什么?有一次,一个大妈问了他这个问题,他笑了笑,说:“万一万一哪天我的手不好使了怎么办?如果抓错了那可就对不起人家喽!”我们都知道,他卖银杏从不短斤缺两。
白老头卖银杏很有讲究,春天卖银杏干,夏天卖银杏饼,秋天卖银杏果,冬天就卖银杏酒。恰巧我们这儿的人都爱吃银杏,因此他的生意红红火火,十分兴旺。
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周末,我拿着钱去买银杏,惊讶的发现“一抓准”身边还有好几个小贩也是卖银杏的,许多人围在他们旁边,“一抓准”身边却只有几个人。第二天我又去买银杏,却没看到那几个小贩,四处打听才知道,好多人吃了他们的银杏闹肚子了,于是村民们赶走了那些人,我感到很爽快。“一抓准”身旁又围了许多人,有的还给他赔不是。他摆摆手,一直乐呵呵的。
也许是因为老了,他记性很不好。在付钱时得询问好几遍,但很快又忘了,非要那人写张字条塞他手里才善罢甘休。不过大家都不嫌弃他这点。
那天,我和爸爸去给他送豆腐,推开门才发现,这个可敬的老人已经静静地躺在床上过世了,他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卖银杏。白老头那只神奇的手里,还紧紧的攥着几颗金黄的银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