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笔下的菌子,入口鲜美;梁实秋笔下的萝卜汤,浓而不腻;而我笔下的“玉洁冰清饼”,却有另一番味道。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团圆家宴,免不了要有美食相伴。望着桌上放的糯米和一盘面皮,我灵机一动,突发灵感,想亲自下厨为家人做一道美食,也好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
说干就干。我撸起胳膊,先是将面皮用擀面杖来回滚均匀,然后将两块面皮叠在一起,这样看起来厚而不硬,软而不粘。再用大拇指和十指轻轻一夹,将边角参差不齐处捏光滑。哈哈,这个又大又圆的饼,看起来有点心旷神怡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把饼放入烙饼的锅里,翻煎十几分钟,就大功告成了。可是如果这样,就太没有创意了。我把桌上柔软而有弹性的糯米撒在面饼上,瞬间就像给它们身上披上了一层镶嵌珠宝的华丽大衣。虽然我没办法将糯米排列得很均匀,但是却变得美观而饱满。我又心血来潮在四个面饼上分别划上“花”“好”“月”“圆”四个字,寓意中秋佳节,阖家团圆。
当一家人有说有笑坐在桌前,一边品着糕点,一边欣赏窗外的明月时,我悄无声息地将做好的一盘面饼端到桌前,爷爷、奶奶顿时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们夸我长大了,会做事了。爸爸更是两步变成一步跑过来,用他那强大摄影功能的华为手机,给我的“杰作”拍照留念。还洋洋得意地给它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玉洁冰清饼”。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每块饼上都布满糯米,看上去晶莹剔透,真有点“玉洁冰清”的感觉呢。
我迫不及待地拣起一小块面饼,在上面狠狠地咬了一口,嗯,滑嫩细腻,没有炒糊。可是咀嚼起来,却感到有股咸味。原来,我只顾在煎饼,却没有注意把盐放多了。可爷爷、奶奶却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还大声说好香、好香。弄得我真有点不好意思。那个夜晚,月光有些朦胧,可是我们全家的心,在觥筹交错中,却充满了欢乐和喜悦。
我的“玉洁冰清饼”,也许没有苏学士自制的东坡肉那么名闻遐尔,也没有云南的过桥米线让人垂涎三尺,但它却为团圆的中秋平添了一份情趣,一份温馨,一份回忆。
我开始喜欢“玉洁冰清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