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祖国母亲: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嗲嗲,嗲嗲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儿时,外婆轻轻摇着大蒲扇,慢慢吟着小曲儿,月夜静谥,一觉入梦……
梦醒时分,步入学堂,穿行在黄泥小径踏着蓝色雨靴,时常绊倒,哇哇大哭的场景仍时常在脑海里浮现。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每徜行在家乡的小道上,那份深刻的改变总能切身触摸到。
小时候,去往校园的路还是黄泥堆成的。青瓦小径,道路不宽,行走也异常困难:下雨了,黄泥渍满地,青苔仿佛也被冲淡,到了学校整个人都成了泥人儿。那时,读书便是头等难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都抱怨:空间太小难以伸展拳脚。过了几年,县里像是来了些人实地勘察,说要重修地面。周边的百姓都十分支持。我们也总算可以不用走那样瓦渣、黄泥遍地的路了。没多久,土黄的路被翻新,铺上了灰色结实的水泥地面。行走的脚步似乎都变得轻松起来。校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来围观新修成的水泥路,他们也会在空闲的散步时来这里走一走,看看家乡的新变化。
一切都回归到平常,日日年年,我仍旧穿梭在往返的路途上。原来完好的水泥大道也在无形中被压破,满地都是裂缝,好像是伛偻之人额上的道道皱纹。
上了初中,在繁忙充实的学习空隙中听闻到咱澧县又要来一项大工程了。这次还有一个特讲究的名字----三改四化。主体行动就是道路“白改黑”,建设美丽城市。这个新消息像狂风暴雨一样席卷了全县城,人们都十分期待着新生活的到来。
这项工程十分浩大,人们都难以想象怎样才能将冗杂的交通疏通得井然有序。可新修成的路像及时雨那样,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灰黄的水泥路被美观大方的柏油路取代了,鳞次栉比的高楼上都有整齐划一的电子商牌,道路旁的排排路灯,像出水芙蓉,交相辉映着普通县城那不同寻常的细腻。等待的背包客也能在方便的公汽站台里停足歇息。人们的生活愈发幸福。
现在,家乡的夏天十分热闹,便捷的出行带来了如火如荼的文化交流,也孕育了我们湖南子弟直爽率真的性格。同时,家乡的严冬也被车水马龙,欢愉和乐的氛围感染了。人们“无冻馁之患”,在热气腾腾的火锅里注满阖家团圆的美满,为湖南文化润色添彩……
移动支付,高铁,共享资源……这些看似可望而不可即的伟大成就,就在四十多年前还弱不禁风,满目疮痍的国度实现了。人们吃得饱了,穿得暖了,行得顺了。而我们,湘南子弟,也守护着我们心中的那方乐土。
阿中,你如此多娇!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