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个人盛大的狂欢,而狂欢却是一群人所难的孤独。荒唐可笑。失败崩溃。那年暑假并不是阳光最烈的时候,而是乌云笼罩着天的时候浮躁了一个学期,这赫然的成绩单也许就是对我放肆的警告吧,我暗想,立夏我竟然有庆幸来到了那桃李满天下的,阳光园。走进园内则在园外的一阵躁动。竟然在东方杨柳,玉卿卿中消逝的无影无踪,几只小鸟在雕塑上跳来跳去,歪着小脑袋,瞪着小眼睛好奇的望着我们。
可我的心依旧惆怅,那便是,纵有千种风情,又带与何人。沿着青青河畔走过便来到了一座雕塑前,这时导游突然让我们闭上双眼,感受这世间大千万物的美好,所幸的闭上了眼,仿佛听见蝉鸣,在树林中唱出一曲曲仲夏夜之歌,那一片声音的海洋中我竟然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一颗颗烦闷的心也得到了慰藉,抚平。回眸凝望,一座并不怎么起眼的雕塑映入眼帘,只见那雕塑表面平铺着,一本书上面还有个人头,乍一看并不怎么惊异,可细细一番观赏,竟然发现那个人头没有鼻子没有眼睛,并且也无耳朵,这真是一个荒谬,我暗自咋舌。静心下来,细细一品方才了然,那人面无也是尽品味着,不看窗外琐事,没有耳朵是告诉我们不听别人说三道四,至于为何要平铺,书面是暗示着心要用于学习之中,那岂不是两君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滴清泪,划过眼角,滴落于雕塑,留下了我内心的内疚与自责。夫学须静也。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烦躁的事来干扰我们的内心时,我想应该摒除杂念,使自己内心纯正,一心只读圣贤书,李太白曾经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而现在在我看来又多了一种理解,为何古代的圣贤之人多半都是寂寞的答案不言而知,因为在古代的圣贤之人心中是平静的,不慕名利的至此方能成才。想起晋代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想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实属不易。想要达到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更是难上加难,反思自省,在那一霎那我猛然回头发现不远处便是岸那岸是静心的海岸,他能够把我那颗任性的心思,逐渐收回温暖的港湾。
人间至味是清欢,而此时内心中的清欢却早已经化作了一颗宁静的心,这次的进行非常直,他用最无声的方式让我明白了宁静是什么,所以,继续用乐观的心态走下去,这些道路永远是你生命中注定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