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到处弥漫着一股热闹欢快的气息,许久不见的家人欢聚一堂,爆竹、对联、欢闹,其乐融融。
过去,在农村,春节前后,天气极寒。下了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看似冻僵了,但在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依旧在忙着年。到了晚上,躺在厚重的被子里,总要很久才能暖和起来。在不远处的火炉烧的正旺,里面的炭噼啪作响。第二天早上拉开窗帘,户外寒风凛冽,霜花满窗盛开,霜花姿态万千,要看什么有什么,挺拔的白杨、绽放的菊花、飞翔的雄鹰、奔驰的鹿……在霜花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带有仙气的。年幼的我,将脸靠近窗子,总会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气,一阵沁人的清新之气;年幼的我,总想着它们这么好看,一定也很好吃吧,于是用手小心地扣下来一点,赶快放在舌尖上,冰冰凉凉,竟有一点好吃!当我再次向他们伸出手时,大人们会叫住我,和我说那冰不干净,不能吃,但我想不明白,那么晶莹剔透的“宝物”怎么会脏呢?于是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再吃一点,满足的舔舔嘴;年幼的我,看着那红窗纸下被映红的霜花,总会想象,那是不是一位仙女以月光星辰作笔,将明净的玻璃做纸,蘸着那一点点洁白的冰,给人世间留下了千万幅美轮美奂的画。
在春节的那天上午,爷爷总会用一堆木炭,一个架子,做一个旺火。别看它白天黑乎乎的,到了晚上,点燃后烧的红红的,再加上鼓风机的威力,火焰一下子窜出几尺高,让人瞠目结舌。那时候奶奶总会从厨房里取出几个花馍,用筷子插上,放在旺火边烤。小孩子们在旁边又叫又跳,从大人们手中接过筷子,一边害怕火烧到自己,一边又想着自己可以烤好一个馒头,于是一会儿将手伸出去,一会儿又突然缩回了手,站在那里十分矛盾。长辈说用吃了用火烤过的馒头,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兴兴旺旺,无病无灾,过得红红火火。穿上用火烤过的袜子,福气会落在我们身上,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万事顺遂。
烤完了旺火,我们又回到屋内去看春晚,吃年夜饭。人们欢聚在一起,举杯喝酒,笑语声声。小小的房子里充满了过年的氛围,孩子们吃饱后在一起打打闹闹。这一晚,我们约定好一齐熬年,却总是在第二天“奇怪”的醒来。然后欢快地去向长辈们拜年,收红包,儿孙们聚在老人膝下,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在这一天,无论是身在何处的中华儿女,都沉浸在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中,带着欢声笑语,平安喜乐的愿望迈向新的一年。
年,承载着无数感情,抚慰无数疲惫的心灵。在这热闹的爆竹声中,我们送走了难忘的旧岁与寒冬,迎着温暖的春风,笑容满面的走进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