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东风
最近,因为生意上的原因结交了几个朋友,彼此喝茶吃饭的事也就很频繁,时间长了说话也就很随便了。
一次,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我似醉非醉地说起了我的老父亲,一个朋友很是惊讶,他说我朋友也不算少,可一起吃饭聊天谈起父亲的很少。他激动地说,他从小就没了父亲,是他母亲把他抚养成人,他说有一次他升高中,因几百元的学费让她母亲着实费了一番努力,看到她母亲为难的样子,他就把入学通知书给撕了,后来他母亲知道了,娘两个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后来借了几家邻居才把学费凑齐。他说他根本就没有父爱的感受。我怕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就改变了话题。
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现已退休在家,为人老实本分,要说教学在我们当地也小有名气,早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父亲就是我的偶像,他不仅文科、理科教得好,毛笔字写得也很好,尤其擅长隶属;记得小时候每到寒假邻居们都买来很多红纸,让父亲为他们写春联,本来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忙过年,家里的活只有母亲一个人忙了;由于小时候的耳濡目染,我对书法也略知一二,有时闲来无事也涂鸦几笔。每到暑假,我们就随父亲下地收拾那几亩责任田,在劳动的空隙里,父亲就给我们讲《三国》,《水浒》,《红楼梦》等等名着,我们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父亲今年70多岁了,由于母亲过世十多年了,他一直孤独的生活,我们兄妹四人都不在他跟前,他老人家终日与酒、烟叶为伴,偶尔给邻居家帮忙写写喜帖,对联,和几个酒友、书友对饮几杯,然后回家,陪伴他的就是那台二十九寸的彩电和一壶老酒。说到这里,我一直觉得很内疚,母亲去世后,很多热心人为父亲介绍老伴,但由于我对母亲那份不能忘却的爱,都没有接受,才造成父亲后半生的孤独。我对不起父亲,但我更觉得对不起母亲,也许我真的给父亲找个老伴,母亲才能含笑九泉。我始终觉得,这是我内心永远不能释怀的歉疚和负罪。从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对老人的孝顺不是我们一直压在心里的那份思念和说不出来的爱,而是如何让老人过得幸福、快乐。
父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我曾几次和父亲商量把他接到城里来住,他老人家都不愿意,父亲说,我住老家习惯了,还有几个谈得来的酒友和热爱书法的朋友,到了城里,不认识几个人,更显得孤独,还是在家里好。后来,我让大妹和他商量了几次,他还是不同意。
父亲老了。有一次回家看望老父亲正赶上父亲出门,站在父亲身后,远远望去,父亲那挺直的腰板还有轻健的脚步已经不存在了,更多的是苍老,我叫了一声,父亲才缓慢地转过身来,然后脚步迟缓的领我回了家。
回到父亲居住的老屋,父亲忙着给我沏茶,当我看到眼前的父亲时,一股热泪流了下来,我看到父亲颤抖的手布满老人斑,眼球四周还有一汪浑浊的水,说话时咬字也没那么清楚了,还略带颤音。我沉默了少许,然后,把我带回去的菜品逐个装在盘子里,父亲拿出来一瓶酒,我们爷俩相对慢慢地饮了几盅……临来时,我对父亲说,我们都不在你眼前,你要注意身体,少喝酒,少吸烟。父亲说:“你们有你们的事业,不要挂念我,我会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再说家里还有那么多人,你叔们经常来我这里坐坐给我提提水,你们干你们的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老父亲,离开了那个让我喜过、哭过的老屋踏上了回程的汽车。
坐在车上,我沉思了良久。岁月不饶人,父亲老了,的确老了,当年教书育人的风采不见了,那个谈笑风生的父亲也沉默寡语了,那个每天晚上煤油灯下,给我们兄妹四人补习功课、每问必答的父亲也变得让我有点不认识了。
俗话说得好,家有老人是个宝,这话一点也不错,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有牵挂,牵挂远方的孩子,牵挂出差的妻子(丈夫),牵挂多年不见的朋友,同学,战友;但我们每个人更多地是牵挂年迈的父母,父母的健在,使我们多了一份对家的永远的牵挂;我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可每当我回到家里,坐在父亲的面前,端起酒杯的时候,那种幸福的感觉时常让我热泪盈眶,和我那位朋友相比我不是很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