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赶到碛口已是灯火阑珊的夜晚,扑面而来的河风、远处隐隐的涛声给了我们亲切的问候。站在古意昂然的碛口客栈前,脚踏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面对波光粼粼黄河,旅途的劳顿一扫而空。
碛口客栈由几十孔窑洞经改造构成,院内停满了旅客们的汽车,北京、河北、山西的各地都有。据说老板当年只花费二十多万买来,现在一年收入有四百多万元。虽说已是初冬,但窑洞里装有暖气,也有洗手间,条件尚可。土炕上,铺着厚厚的垫子,并不硌人。简单吃了点晚餐,尽是些炒土鸡蛋、大烩菜等农家菜,价格实惠,8个人不带酒水,只花了一百三十多块钱。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微亮,与罗子结伴走出客栈。碛口客栈的招牌寂静地立在黄河岸边,穿着黄色马夹的环卫人员正在古老的大街上清扫,河水低唱着奔腾而去。沿街道一路向南,涛声愈加响亮,是大同碛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纵贯临县全境的湫水河裹挟着大量的泥沙细石在此与母亲河交汇,在黄河河道上堆积成碛,四五百米宽的河面紧缩到不足百米,黄河之水飞流而下十余米,水湍流急,白浪翻滚,碛口镇因此得名。黄河东岸,黑龙庙雄踞山丘之上,远远望去,有几分巍峨,又略带几分沧桑。天色大亮,匆匆拍了几张古镇老街的照片便赶回客栈吃早餐。
饭后,在解说员娟子的陪伴下,我们一行八人开始了对当地的正式游览。娟子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妹子,晋西北的水土滋养和造就了她纯朴善良的心。据介绍,明清至民国年间,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由河运而来,到碛口后,船筏难以通行,转陆路由骡马、骆驼运到太原、京、津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转运到西北。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类服务型店肆300多家,“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
跟随娟子的脚步,我们缓步走在青石铺砌的古老街道,两旁的建筑依山就势,码头、货栈、票号、当铺、药铺、烟店、镖局、妓院甚至连同圈养骆驼的(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kūlüàn”,指围住的土地)等一应俱全,几乎囊括了典型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黄土高原特有的“明柱夏檐高圪台”建筑风格阐释了水旱码头曾经的辉煌和繁荣。与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不同,碛口古镇的院落至今还有原住民生活其间,是名副其实“活着的古镇”。
整座古镇院与院之间有小门相通,进入一院,就可通过院与院之间的小门游遍全村,既保持了各家各户各自生活的独立单元,又加强了整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古镇原有东中西三条主要街道,可惜,1976年黄河泛滥,冲毁了部分街道,要不碛口要比现在的规模更为宏大。在过去的油坊旧址,娟子指着门边石壁上的黑色斑点,说是当年搬运胡麻油的工人经常在那里抹手,到现在已经变作极具研究价值的油化石。遵照晋商的规矩,在碛口经商者均不带家眷,三年回一次老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生意为伍。所以有民谣说:嫁汉不嫁买卖汉,一辈子夫妻二年半。但正经商意人很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绝不眠花宿柳,到烟花巷寻欢的多是些船夫、搬运工等。
据传,碛口镇当年最出名的妓女是民国初年从陕西米脂来的冯彩云,长的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倾倒多少人,社会地位竟超过了普通商店老板。可惜只活了二十七岁,死后碛口商界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现在,各个店铺都挂有中英文对照的牌匾,向游客介绍当年的基本情形,细看之下,其中竟有美孚公司的分号,还有孔祥熙家的烟店、祁县乔家的“大德通”票号。这些店铺有北方特有的三开间一门两窗式铺面,但主要为南方常见的活动板门式,白天全部打开,方便经营。站在石板街上,我甚至可以想见古镇当年的繁华和兴盛,看到白天街道上来往不断的骆驼、骡马大车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听到到夜里店铺关闭排板门和拨动算盘珠的声响。
走出石板街,我们又沿小道爬上卧虎山腰的黑龙庙。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山门上镶嵌两幅清代石刻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山河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八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前后建筑连为一体。戏台结构奇特,建筑精巧,为临县古建筑之首。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此外东西配殿、看台、廊房共22间。
黑龙庙创建三百余年来,几经修缮,使整体建筑严谨合理,左右对称,奇伟壮观。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无不使人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湫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乐楼的音响效果甚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声音清脆,响彻数里,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为了加深印象,娟子在台中央用地道的临县方言为我们清唱一首当地的小曲,激越高亢,古风土韵,不同凡响。
出黑龙庙,驱车二十余公里沿黄河岸边一路向北,前去探寻鬼斧神工的黄河崖壁天然浮雕画廊。左侧,母亲河在一处处沙滩间静静流淌,也许是初冬的缘故,再加上完家寨水库的沉淀,水质清澈,水流平缓,并无印象中的雄浑壮阔,倒象是在晋陕峡谷间飘动着的白练,显得那么地婉约与秀美;右侧,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一层层梯田,一眼眼窑洞,满目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枣树,不时有农民晾晒的一堆堆红枣从眼前飞驰而过。
路过索达干村时,娟子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村名的来历。传说,元朝末年,对汉人的统治变本加厉,每十户编为一甲,甲长为蒙古人,甲长欺男霸女为所欲为。为防止汉人起义,规定村民家中的菜刀必须用链环钉在案板上,而且每10户只能共用一把菜刀,使得做饭时大家伙还得排队等待,情急之下,有人捡起薄铁片子将和好的面削进锅中煮着吃,从而发明了山西特色刀削面。人们忍无可忍,想联手起义,但蒙人十分警觉,看管甚严。某年七月十五,一个叫姚寥的人对月凝视,想到中秋节快到了,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送吃月饼,就提前写了“八月十五杀鞑子,一齐动手”几个字,并将纸条装进月饼中,广送亲朋。这样,很快大家就都收到信。到了中秋节那天,临县小河沟两岸上百个村子齐动手,将鞑子们全拉到沟边杀掉,鲜血顺着小河沟一直流到黄河岸边塌下了下来,后来,这个村子就叫做“血塌岸”,又叫“杀鞑干”,就是将鞑子杀干净的意思,因过血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索达干”。
将车停在道旁,小心下堤,换上橘红色的救生服,乘船缓缓驶入黄河。两岸石壁由于千万年来的顺河风蚀及雨雪、河水侵蚀,不断不均匀脱落,使崖面凹凸不平并渐渐连成一片,形成了绵延百里鬼斧神工的画廊。远观,或气势恢弘、或婉约清淡,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效果;近看,其以石雕、浮雕、缕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等,形状各异,视觉生动,规模之宏大,形象之生动离奇堪称国内一绝。开船人为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将船泊近崖边,一行人悉数登岸攀岩,以浮雕为背景争相拍照留念。我发现在人力难易到达的峭壁之上,有两只鸽子竟在那里安了家。
归途,娟子专门打电话给她老公,帮我们联系到一家能吃到正宗黄河鲤鱼的小饭馆。黄河鲤比黄河鲶更为珍贵,产量极少,要180元一斤,清沌起来味道十分地鲜美。每人还要了一份哨子碗脱这碗脱由荞面精制而成,贴在碗边,用刀子划开,辅之以辣油、芝麻酱、老陈醋为佐料,另加一勺哨子(方言,由海带、粉条、黑豆等调制而成的小菜),吃起来粘而不绵、厚香适口,是碛口的特色小吃。
据娟子介绍,碛口一带的婚俗也独具特色,娶亲归来,是要公公背着媳妇进门的。而且,公公身穿古装戏服,满脸被人撒了白色的面粉,背写“炒面神”字样在前背媳妇,婆婆在其后手执笤帚或棍棒,一边打一边嘴里喊“我吃醋”,笑料百出,场面十分有趣。原来,这也有一段故事。过去,当地人走西口,儿子长年在外奔走,很久也难得回趟家。于是,有这么一家人公公慢慢地和儿媳好上了,不曾想,有天夜里,儿子突然回家,敲门半天也不见媳妇起来开门,媳妇一急,暗中将公公藏进面缸方才开门。儿子进门后,小俩口半年不见,亲热起来没完没了。把个公公在缸里憋得实在呆不下去,遂起身就想遛。儿子听见动静,下地揪住就打,媳妇一看不妙,急忙劝停,说“这可是炒面神,千万打不得。你不在家,炒面身隔三岔五来家中陪我。”儿子信以为真,心里嘀咕“我说怎么有点面熟!”后来,事情被婆婆知晓,和老头子大闹一场。到现在,演变成婚俗,意在提醒人们不得乱了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