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此为华夏。作为华夏炎黄子孙,让我们共赏汉服之华美,品古典之韵味。
“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
华夏衣冠
衣裳,即上衣下裳,是汉服中最基本最古老的款式,象法天地,是华夏最高贵的祭服、冕服、朝服的基本款式。“《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坤》地在下,裳象,裳下两股,皆阴、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矣。”盖衣裳之制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衣包括九个部分:领、襟、袂、、袖、衿、带、系、衽。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我来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已漫步五千年,
看见,繁华落尽,空气中只留下缕缕暗香浮动。
当轻风乍起,我也时常忍不住,轻舞飞扬。
而现在,我更多的,是在古老的弦乐声中,唱一曲,似水流年,
留下一片,转身后的,姹紫嫣红。
我是谁?来自何方?又将往何方处?
在静寂的时间里,我时常像现在一样,独自驻足沉思……
曾几何时,我们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今,衣冠何在?礼仪何在?
幸得有志之士,华夏衣冠,终得传承。
一种民族,一种信仰。
汉族,全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民族,上溯炎黄二帝,族称华夏,五千年文明由此展开,历至汉朝,因其强盛一时,异族史称中原华夏人为汉人,从此“汉”成为了这个民族传承数千年的名号,同时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被广泛称为——“汉服”。
汉服,如同汉人不单指汉朝人,汉服也不单只汉朝服饰,而是从“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在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中,按照汉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自前而后自然形成的自有历史传承及鲜明民族特征的服饰。汉服是汉族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祭礼即吉礼。
礼仪之邦
礼乐昌隆,译被四海。正如《礼仪之邦》歌词: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山川叠嶂,万千气象,孕一脉子孙炎黄,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
夜峦钟鼓,香山白府,寄情一镜红尘信,不枉人间。
寻着优美的旋律,走进曲靖南中爨城,赏: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簪子,花容月貌出水芙蓉,芊芊女子持一香扇正翩翩起舞。
回到书香之家,娇媚的新娘一袭红色绣着金凤凰的霞帔,一颦一笑动人心魂。俊朗的新郎相貌堂堂,棕色的深衣略显严肃,大红的外衣突显喜庆。他们展示了古代婚前习俗:男女双方都要让对方剪下自己的一缕发丝,装在红色的小布袋里,接着双方要用葫芦先独饮一瓢,再用葫芦喝交杯酒,然后把两半葫芦合并,代表同舟共济幸福美满。欣赏汉服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古典之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广袖儒裙,衣袂翻飞,你我于花田之中,扑蝶放筝。翻开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关于汉服和霹雳布袋戏,恰如一场美丽的邂逅,初见惊艳,再见倾心,最后所留的是初心莫负,方得始终。
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精神。一个人,一件衣,一份信仰。看我泱泱中华,赏我礼仪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