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有时候会自己为自己增加烦恼与负担。人世间许多的痛苦与烦恼,都是因为自身的觉悟太低,虽然也有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感受到的压力与繁忙,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现在,全社会都在为学生们减负,其实作为我们成年人,也得学着给自己减负,明白什么事情是应该拿起来的,什么事情是应该放下的,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还只是一个学生。
拿起来简单,放下却很难。很少有人面对成功,可以处变不惊,淡然受之;也很少有人可以面对失败,坦然潇洒,一笑而过。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傅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呢?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
不光悟道是这样,为人处事也应该是这样,不仅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生活中有多少人来回徘徊在“拿得起,放得下”的过程中,有些人放不下权力,有些人放不下一段无缘的情感,有些人无法放手金钱,有些人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一个人心中牵挂太多,不懂得放下,他的心灵,就会像未经修剪的杂草一样,乱糟糟的。
有人说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而学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当敢于舍弃并且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才是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我们从社会上收获友谊,收获金钱,收获情感,收获功勋,收获了很多很多,逐渐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如果你的心灵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的看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的发现内心。
但是,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陶渊明曾经当过八十三天的彭泽令,那是一个很小的官,有人告诉他上级派人检查工作,应当“束带见之”。就如同今天,你要穿正装,系领带,恭敬地去见领导。
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于是他把佩戴留下,就回家了,回家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心情写进了《归去来兮辞》。
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我的心里已经成了身体的奴仆,无非是为了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就不得不向人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我的心灵受了多大委屈啊。
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于是辞官回归到自己的田园。他也让无数人的心里开出了一片乐土。
人生有限,时间常流,每一个人都是时光河流里的一滴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因此,我们更要把握好每一个日子,经常清扫心头的尘埃,放下应该放下的事情,让阳光洒入心间,生活自然就明亮了起来;将心中的痛苦赶出,才会有更多的地方盛放快乐。
有一种潇洒,叫“既拿得起,也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