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有句名言:
“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人人都会说话,但不是人人都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聪明的人懂得如何说话,懂得适可而止,不会口无遮拦。
《论语·公冶长》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是不善言辩。
孔子回复道:“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就是说伶牙俐齿、咄咄逼人经常会被人讨厌,若是一味地言无不尽,触及谈话对象的痛点,那么身边的朋友必定会一个一个离你而去。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A问朋友小B:“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你觉得我有什么缺点需要改吗?”
小B实心实意地说了小A的很多缺点,诸如不守时、说话刻薄、有时言而无信,却没注意到小A的脸色渐渐阴沉。
最后结果就是两人不欢而散。
多铁的关系,都禁不住口无遮拦,说话不懂尺度,最后必有祸难。
知人不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苛尽,苛尽则众远。
说话,是本能,但能说好话,则是修为。
办事要速度
一个人办事的速度,往往决定事情的成败。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块躺在水底的巨石,它很想漂到水面上看看,但却不能,这让它很郁闷。
有一次,连续下了好几天暴雨,它感觉自己身体下面的沙粒越来越少,随后自己就慢慢地漂了起来,最后,一阵急浪打过来,把它竟然给打到水面上了。
刹那间,它看到了水面上的世界,五光十色,精彩纷呈。
它做梦也没有想到,高速的激流竟然真的让自己漂到水面之上了。
它感叹:速度改变命运啊!
《拒绝平庸》里有这样一句话: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嫉妒别人的成功?
正是因为知道可以做成一件事又不愿意去做,然后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
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而是一念即起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零。
胸怀要大度
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道:“其恕乎!”
曾国藩也曾在家信中写道: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曾国藩早年得罪上司赵楫,受到赵楫的百般刁难。
后来曾国藩连升几级,官职大过赵楫,但他从来没有伺机报复赵楫。
左宗棠与曾国藩政见不合,常常当众辱骂曾国藩,但曾国藩总是相逢一笑,并不计较。
不仅如此,他还称赞左宗棠“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争光,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曾国藩的大度,最终也让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阂。
《菜根谭》里说: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远害,更能养德。”
大度待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平和宽容地面对他人,既能让对方舒服,也能让自己收获内心的安宁。
人生在世,不斤斤计较是教养,宽大为怀是修养,与其争锋相对,不如一笑而过,宽心以待。
此谓大度看世界,从容过一生。
工作有力度
总有人问我,当下的工作不喜欢该怎么办?
让他辞职,他说不敢,因为怕找不到更好的。
让他继续适应,他说这压根就不是自己的喜好所在。
看上去好似无解。
但真正层次高的人,无论一份工作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会干得漂漂亮亮、利利索索。
你越是浑浑噩噩,就越没有跳板可言。
由工作态度反映出来的状态,最能暴露出一个人的格局、思维方式、耐力等重要品质。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这样一句:
男虽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
不苟就是不苟且、不随意,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不懈就是不松懈、不拖沓。尽就条理,就是一切都有条有理。
不管这份工作你喜不喜欢,只要在其位,就要履其职,工作有力度,事事有着落。
能够做到的人,即使不是大富大贵,但一定是小富久安,哪怕没有大成,也会常有小获。
日本实业家铃木正三说:“工作坊就是道场。”
红尘皆道场,工作也是一种修行。
当你用力工作,踏实进步,也就开启了你的自我进阶之路。
读书有厚度
袁枚曾说: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是不一样的。
而会读书的人和不会读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
真正会读书的人,是将书读出厚度,沾染上自己生命的颜色。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将读书分为了三个境界。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年少时由于自身阅历有限,读书只能如缝隙中看月亮,管中窥豹、一知半解。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中年时,由于阅历的增长,对书本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这时候的读书,是经世致用。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人生行至暮年,能够以释怀的心态把玩书本,以我观书,以书观我,方能得书中三味。
当你真正爱上了读书,享受一个人遨游书海的时光,便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
这时候读书,就能在书中欣赏大千世界,玩味万般人生,所以也会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做什么样的事,过什么样的人生。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当我们遍历人海浮沉,读过诗书万卷,回首看去,那些经历都已经刻在我们的骨肉里,成为了生命的气质。
视野有宽度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而决定格局的,是视野。
视野的宽度,决定了你对自我的拓宽程度。
当我们在二楼的时候,看到的是满地垃圾。
而在二十二楼的时候,则会将满城风景尽收眼底。
一个人只有拥有宽阔的视野,才能不拘泥于眼前的束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著名作词人方文山,最初并没打算从事音乐创作,而是痴迷于电影。
只可惜,20年前台湾市场小,电影不景气。
后来他转换思维:
电影用情节讲述故事,我可以用歌词来讲述故事。
于是他转战音乐界,成了后来著名的作词人。
也因为在歌词上的超高成就,让方文山有机会导演了周杰伦歌曲的MV,进而有了编导电影的机会。
他曾经的大视野,成就了殊途同归的电影梦。
方文山正是不受限于眼前的客观现实,开拓视野,放大格局,才能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
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不同的视野,形成了不同的人生格局,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我们常常抱怨命运不公,事实上,那是因为我们格局太小,视野太窄。
追求有高度
有这么一则故事。
三个泥瓦匠在砌墙,一个人走过来,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泥瓦匠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我在辛苦地砌墙呢。
第二个回答,我们正在建一座高楼。
10年过去了,第一个人仍然在做泥瓦匠,第二个人成为了一名工程师,而第三个人则成为建筑公司的老板。
工作本身没有区别,为什么三个人的人生走向却大相径庭?
这就是个人追求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结局。
有句谚语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一个人的未来,就是这张大饼,而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则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也就是你所追求的高度。
歌德曾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有怎样的追求,就有怎样的命运。
你追求的高度,就是你所能达到的高度。
人生好在有度。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愿我们历经人世浮沉,悟透人生7度。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