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题记
相传苏轼参禅前的境界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颇有哲理,耐人寻思。
参禅时的心境便是这“庐山烟雨浙江潮”,充满禅境,令人深思。
我没去过庐山,既不识庐山面目,亦未见庐山烟雨。但我可以想象,晚春时分,黄梅时节,雨雾蒙蒙,庐山云雾缭绕,恍如仙境。
我们自幼便背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心中对那诗意的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时刻盼望着一睹为快。
而这两年来,我也去过不少地方,烟花三月的扬州,白发苍苍的苏州,人间天堂的杭州,缥缈云海的黄山;园林看过一处又一处,高山爬过一座又一座,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到过之后,难免有些失落,烟花三月的扬州没了那份柔情,白发苍苍的苏州生机勃勃,西湖的断桥上人头攒动,高耸的黄山让我们身心俱疲……是不是他们搞错了?实际上并没有他们说的这么美,还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当时的美已不复存在?我屏住疑惑,继续行走继续读着古人的智慧。
然而当我读到这首《观潮》,仿佛找到了共鸣,我便任性的想,原来东坡居士竟也和我一样,也觉得这世间之事,桩桩件件,不过如是。我如获至宝,天天念叨着、琢磨着这首诗,以诉说我心中的愤懑,为那想象中的美景,和那崩塌了的诗意的世界,也为那参禅时境界不过如此的苏轼,却在某一刻幡然醒悟!
我在《前赤壁赋》里,看到了一个洒脱,清风明月,逍遥自在的隐士。这样的隐士,怎会显得如此悲观?“庐山烟雨浙江潮”这美丽如画的意境,怎会用来表达“不过如是”的哀叹?兴许如木心所说,悲观是一种远见,鼠目寸光的人不会悲观。“不过如是”所表达的是一种悲观的远见;亦或是苏轼想说的,大概是良辰美景,正是如此?这似乎才更显得符合他逍遥自在的形象,而“正是如此”所体现的是一种乐观的心境。
我并不了解苏轼,也没读过他多少作品,他所想表达的,到底是“不过如是”还是“正是如此”,已无从考证,对我来说也并不重要。
我循着名师大家的笔看过许多风景,初见之时难免会有些失望,觉着风景不如画,静下心后细细感受,才能感受到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无法将其记录的。杨柳依依,落英缤纷,一览众山……这些不正如前人之所写吗?此时我便开始佩服古人的智慧,除了背一句佳句,别无他话。
而世间的诸多人和事,便如这庐山烟雨浙江潮。
有这么一则故事,下山的人对上山的人说,别上去了,山上没什么好看的,就几块破石头。而上山的人依旧满怀憧憬,不顾劝阻往上走……这故事的道理想必我们都明白。
这些年来,我也经历过许多事。有时候看见后辈正要经历我所经历过的,也想劝一句:别太憧憬,你所憧憬的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别抱太多期望。说完后,不禁想到了当时的我,也是同样迷茫与不屑的眼神,心里会想着,我才和你不一样呢!而当经历过后,才懂得,真的也就那么回事,不过如是。可当我回忆起往事时,心中却是百味杂陈,不一定是憧憬,却一定有想要经历一番,不是吗?而真正的过程,不正是如此吗?
我释然,以前我总叫人要看淡一些,要学会放下,那些注定了结局的就不要去尝试。而今,我学会了沉默,能不能看淡,能不能放下,是一种心态,那些注定了结局的,何不去享受过程?
苏轼参禅后的境界如这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我没去过庐山,还有去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