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增加收入,父母便在家里养了一些家兔。养兔主要是卖兔毛,现在也记不得那时兔毛卖多少钱一斤了。只是记得,我们兄弟几个的学费全靠剪下的兔毛卖钱,平时的零花钱,也靠卖兔毛。
那时,农村居住的几乎全部是草房。我们村一百多户人家,只有两家住瓦房。我家住的是草房,屋里的地面全部是垫上土以后踩硬的。
我们家盛放兔子的筐是柳条筐,一般情况下,每个筐里盛放两只兔子,一公一母。当母兔快要生小兔子时,就要单独放在一个筐里,而且要在筐里放上厚厚的软草或者棉絮之类的东西。
一只母兔年产崽5—6胎,每胎6—8只。在母兔生小兔的那几天里,我父母几乎时刻守在兔筐旁边,夜里也睡不踏实。在我的记忆中,父母总是把那些刚刚出生的小兔子放在棉鞋里,或者放在被家乡人称为“毛窝”的一种草鞋中,先小心翼翼地在上面盖上一层棉絮,然后锁在箱子里。
我曾经问父母为啥还把小兔子藏得这么严。父母说,怕老鼠把小兔子吃掉。把小兔子放在棉鞋里,怕它们冻着。
给哺乳期的小兔喂奶,是最麻烦的事情。每天早上,我的父母会把产崽的母兔拎出兔筐,放在地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木板上,然后再把那些小兔子拿出来。
起初,母兔很不老实,总会乱踢乱动。这个时候,我父亲只有强行把它按住,一手按头,一手按住两条后腿,让母兔侧着身子躺在木板上。母亲小心地把小兔子一只只拿出鞋壳,放到母兔身边。这个时候的小兔子浑身通红,闭着眼。等它们找到了自己母亲的乳头,便拼命地去吃奶。时间不长,所有吃奶的小兔子开始尿尿。这时,母亲说小兔子吃饱了,便一只只把它们重新放回鞋壳里。每天喂两次,母兔一开始还乱动,时间一长。可能它知道了要给自己的孩子喂奶,便不再乱动,而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木板上。父亲只需要用手轻轻地攥着母兔的两只耳朵就行了。
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就是家里同时有四五只母兔产崽。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亲最忙,他们每天两次把小兔子拿出来。四五只兔子不可能同时进行喂奶,只能一只只进行。小兔们就在这种日子里不知不觉睁眼了,身上也开始长毛了。等到鞋壳里盛不下的时候,我的父母便把小兔们放在筐里,让它们跟着自己的母亲一起生活。
养兔最忙、最麻烦的还有剪兔毛这一关。剪兔毛需要一定的技术,不然,剪刀会在兔子身上留下“累累伤痕”。兔子不同于人,它不会理解人们给它剪毛的心情,所以不会配合你的“剪毛行动”。也许,在你正全神贯注地剪毛的时候,兔子猛然不经意地动一下,这一动就可能让你手中的剪刀戳在兔子身上。我曾经多次亲眼看见父亲的剪刀,在兔子身上留下长长的伤口,惨不忍睹。母亲也曾为此埋怨父亲,父亲不说啥,只是一个劲叹息。
兔子给我们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养了那些兔子卖兔毛,我们兄弟几个根本无法上学,每年过节也穿不上新衣服。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大侄女燕子在吃喜面的时候,因为办酒席的公鸡不够,父母便让厨师杀掉几只兔子,用兔子充当公鸡端上了饭桌。
我上初中的时候,不知为啥,我们家不再养兔子了。
三十年过去了,记忆的屏幕上,总是清晰地留着父母当年养兔子的一幕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