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开,一年春来。”
——题记
有一种花,状如喇叭,色为浅紫,唤为桐花。恰到三四月份好春光,它们俨然像一个“大型喇叭交响乐团”为我们唱响这微风不躁,一切刚好的好春色。
最早认识桐花的时候,我四岁,那时候我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老一辈都有一种“桐花情结”。于是,家家户户,前院后院总得有一棵桐树,好不威风。
在那段时间,奶奶总是在桐树下给我讲同一个故事:1962年,我奶奶14岁,是家里的老大,那时有内涝、盐碱、风沙三大灾害,辛苦种了一年的粮食,颗粒无收。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小茅棚,那是专门堆放饿死人尸体的地方,那年正值焦书记上任,他亲自带着调查小组下田里查看灾情,开始大规模的防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研工作。在兰考人困难的时候,他向外县借了一火车红薯皮先拿来充饥,但是光吃红薯皮也不是办法。毕竟红薯皮儿少人多,后来焦爷爷查阅了许多书籍,最后了解到泡桐树可防风固沙,生命力顽强。焦书记当机立断拿出所有积蓄来购买泡桐树苗,终于泡桐树苗不负众望,在次年春毫不吝啬地为人们播报“春天来了”的好消息。但在不久之后,焦书记--我们敬爱的焦爷爷因肝癌与世长辞。奶奶时常说着说着便热泪盈眶,她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但每年的三四月份都必定去焦裕禄陵园看看。
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不负众望,成功摘下“贫穷落后”的帽子,退出了全国重点贫困县的行列。紫色桐花、紫色精神,传承着桐花精神的兰考人,正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现在的兰考有特产“兰考密瓜”、“裕禄红薯”,各种菌类等,还有各种类型的“菜篮子”,此外,兰考更是将乡镇乐器推向全国,可能你身边都有兰考制造的古筝、古琴,还有琵琶。兰考的板材也走向世界市场,她不再是那个以穷出名的小兰考。新的兰考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兰考人奋斗着,进步着,创新着。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兰考会全面进入小康阶段。领导们的眉头会舒展一点,人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一点。
桐花一年又一年的开着;兰考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变化着。破房危房变为商业区;落后的机械设备全都换新;小土路也修为大柏油路,柏油路旁种的是泡桐树。他们矗立在路旁,静静地注视着,感动着。正如“老将不死,薪火相传”,中国梦的蓝图会愈加宏壮,而兰考会愈加发达。
我们见证着泡桐花一年又一年的盛开,也同时期待着兰考未来的发展,紫色是踏实稳重的象征,泡桐花是“焦裕禄精神”的载体。
又是一年泡桐花开,它在等“兰考全面进入小康阶段”的好消息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