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已去千年的君;觅,国民深深的情;记,往事风云再起;离,你我相隔千载;“仁”,让我记起了君。
——题记
拾起《论语》,思绪在泛黄的书页上流转,时光倒退千年,叱咤风云的孔夫子浮现在眼前。
君,出身贵族,一夕家境败落,从此与母相依为命。君少贱,故让君懂得生命的珍贵。在那段艰苦的岁月,君寒窗苦读,废寝忘食,乐以忘忧,遍访名师,虚心求教,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终于成就了一身的学问,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君,一生致力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增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让古代文学传承发展,成为“百家争鸣”时代最耀眼的那颗明星。
君,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奴隶社会,只有出身名门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教育被宫廷垄断。
是君,突破层层阻碍,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培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是君,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温故知新”;是君,告诫弟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原则;是君,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哲学辩证意义;也是君,发展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论。
君,足智多谋,多次被国君看重,但君不慕荣利,多次辞官不就,在利益面前,君选择了拒绝,带着一张陈旧的孔席,只为心中那个“仁”字,从此开启一条长达十四年的艰难旅程。君携弟子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宣扬心中的“仁义”,不仅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命丧黄泉,但君并不沮丧,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念,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君,一生周游列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仁为本”,提倡以德服人,立决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对民间疾苦感同深受。君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至汉武帝时竟发展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对中国发展和世界文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友人,君言而有信;对父母,君追求“父母之所爱而爱之,父母之所欲而欲之”;君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着,唯一不变的,是君对心中理想十几年如一日的执着。
传“仁”路上,坎坷伴随着险阻,也许君早已习惯风餐露宿的日子,习惯步履匆匆。看着君的身影在各国的大街小巷中穿梭,看着君呕心沥血创作的传世佳作,看着君在孔席上夜以继日的追寻,看着君……
刹那间,吾大悟:此就是“仁”,就是君追随一生的“仁”,是千年不断孔席情的“仁”。
也许,曾经伴君历尽风霜的孔席早已腐烂在逝去的岁月中,但是永远剪不断的是那份情,那份千年不断的孔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