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音说过“毛并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物。他是一个完美的人,是全民族的代表,是人民和时代的化身。革命造就了毛,毛也造就了革命。毛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的一生,而且也是中国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象征。”
——题记
百万雄师过大江
从小,我便是在书香门第长大,自然免不了文学的熏陶。诗词歌赋,更是随手拈来。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诗了。诗在我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极大的地位,对我的一切都潜移默化了。
孩童时代,当别的玩伴在烈日得骄阳下玩耍时,我便在老柳树下,乘阴,享受诗文带来的美。每每春风拂面,便会想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每每天街携带小雨滴落在我的窗前,便会想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每每看到顽强的小草,破土而出,便会想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最让我难忘的却是咱毛主席的诗。他的诗歌让你读了,便会做走火入魔,一发不可收拾。他诗中的气魄,就连建功立业的曹操、气势蓬勃的苏轼,也无法与其相比。
那“欲与天公试比高”只为了报效人民与祖国;那“万水千山只等闲”更是抒发除了必胜的坚定决心;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亦是突出了主席的伟大抱负。正因为他的满腹书香,才得以一统中国。咱毛主席的诗,犹如百万雄狮,浩浩荡荡地闯过了诗词的大江。
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主席为人节俭,可谓是“两袖清风”,在他临死时,只有几件衣服与几箱书而已。说到书,这便是他的一生伴侣。“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东坡的这一豪情,更道出了他那爱书之心。
无论何时何地,毛主席总是会带着一箱书,挤出时间来看书。还记得毛主席逝世时,他全身都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当时,他已病得说不出话,有一次,毛泽东敲了三下木制床头,工作人员刚开始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来,一个工作人员突然想到,当时日本正在大选,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叫三木武夫,敲三下木头,说不定是要看三木武夫的资料,于是就用手托着三木的材料给他看,毛泽东点了点头。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7个多小时后便逝世了。书是他一生的伴侣,连临死时都是在书海里。他说过“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正因为,他读的书多,见识广阔,才知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才有了这气壮山河的“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壮志诗情与“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远大抱负。
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主席的革命路程十分坎坷,但他却决不放弃。就像傅雷家书中的“人的一生总在起落中沉浮,只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同死水一般。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他不会向霸王项羽一样——自刎乌江,留下别人的千古绝唱“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遗笑万年。他有着像屈原一样的报国决心,有着像卧薪尝胆的勾践的坚毅决心,有“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量与勇气。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便是他一生的信念。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亦是他的伟大抱负。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主席的一生坎坷,但是却又是十分辉煌。他谱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篇章。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告诉了我们,无论是什么,我们都要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因为这是人类发展的必备条件。我想,人一生都会有曲折磨难。就像是一道坎,坎前是吓人的怪石,坎后是广阔的天空。因为他跨过了那道坎,又经历过了许多事,才知晓“人间正道是沧桑”,唯有经历了重重磨难,才知晓人生的意义。我们要推陈出新,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沐浴在朝阳,沉思——
也许我有朝一日也会经受这样的艰难困苦,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像毛主席一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这时,耳边又回荡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