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说过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若没有了它,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是灰暗的,枯燥的。
近期,我学习到了一篇课文《孙权劝学》,它让我明白了伟人和常人的差距。拿生活中的人来说,伟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缺什么,该培养什么样的好习惯。而常人就是一种不重视的态度。做某一件事情,端着的是一种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拿这篇文言文来说,孙权足智多谋,对待事情严谨,有良好的作风,且爱看书,而吕蒙身为一名武将,有军人的坦诚豪爽。可是他一开始不爱看书,用事务多的理由来搪塞孙权。在孙权的循循善诱下,吕蒙谦虚好学,知错就改。读过书后,他的才干和谋略就提升了一个档次。读书可以了解古代各个战役中所能积累的经验,若他没有读书就没有“替吴收荆州”“抗击曹魏的故事了。
从古到今,读书都有不可撼动的一个位置。曹操带兵打仗时还手不释卷;元璋出身于贫困家世,从军后,打仗也在读书,这是他为何会当上皇帝的重要原因;毛主席一辈子都爱读书,甚至临终前还让人为他念书。没错,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读书都很重要。现在,哪个文坛大家不读书?哪个主席总理不用书陶冶情操,扩大知识泛围?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人已占大多数。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满肚子文墨,常读书,精神气质,言谈举止,就会迥乎不同。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从小,妈妈就对我说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于是,我便爱上了阅读,我喜欢那散发书香的纸页;喜欢那富有内涵的诗歌;喜欢那优美典雅的古文;喜欢那深奥严谨的名言。不知是从小记忆力好,还是对书的喜爱,我在上小学时,背通长篇课文,从来只用十分钟到二十分钟。文言文或古诗词也是读几遍就掌握了大意,没多久,便可以熟练背诵。可是,到了中学,时间紧了,课业多了,读书便少了。妈妈也常唠叨说我书翻地不勤了,我于是便顶着说,作业太多了。妈妈就告诉我,曾经学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在妈妈的催促下,我渐渐重新拾起了书,畅游在书海里。在《简爱》中,我看到了简爱坚强、独立向上的品格;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我看到了从原始社会到开国大典中的起起落落;在《唐诗三百首》中,我感悟到李白说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气势中带着沉郁悲凉,白居易的“大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自身失意的感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大有裨益,现在就读起来吧!用眼,用心,用手,用口去感受千万书中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