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个人对故乡都有挥之不去的难忘。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对故乡的山水有着深深的爱。故乡的山,温婉而敦厚,挺拔而坚韧。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坚守着未成改变的情怀,每天迎来第一缕阳光,送走最后一抹晚霞,春夏秋冬,看惯了山花烂漫,风花雪月,坚守饱经风霜的笃定。故乡的水,清澈而甘甜,养人又养颜。在那悲催的岁月,保持淡褪的故土情怀,静静地流淌,滋润着故乡的山,养育着故乡的人,映绿了田野庄稼。
兔年春节,几个亲戚到我家拜年,闲谈的时候,亲戚说故乡有一蹲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午饭之后,我们驱车前往观石。我们一行刚踏入故乡地界,我感觉到浓烈的亲切霎时间向我奔涌袭来,我们游走在小地名叫杆子上的乡间小路,映入眼帘的是故乡记忆:参差不齐的房屋,错落有致的梯田......
俯瞰乌江银盘电站库区,眼前的景色真的让人身心通透,山中青带黄,嫩芽苍翠欲滴,水绿如翡翠,温如碧玉,真想跳下去一亲芳泽。河对岸319国道旁边,红瓦白墙的库区移民安置楼房倒映在水中,一切静谧而和谐。
不一会,我们几个人下车步行到离公路10米远的荆棘丛生的石林中,同行的老李说,这就是“石”。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块大石头,与其它的石头没什么两样,只见石头侧面被千年风雨岁月磨砺得光滑细腻,如果说是被水冲刷,未见周围有水,如果是风雨磨平,那更让我震惊,那得历经多少的岁月呀?我想,石之奇、韵、美是要独具慧眼的。
我们爬上石头顶部,看见其石宛如W型,中间是一块似连非接如乌龟背状两人双手合围大小片石,好像有人刻意搁置在那里的一样,石左侧表面犹如飞机在万米高空拍摄的房屋建筑图,美轮美奂,连高层建筑屋的空白地带也栩栩如生,石右侧像一老人头像,两只眼睛活灵活现,一只眼被人为破坏,另一只眼当地人叫做“一碗水”,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枯,不溢不减。最神奇的是中间那傲视群雄的乌龟背状的奇石,用一块小石头敲击乌龟头部,发出的声音如锣鼓中的鼓发出的浑厚咚咚声,敲击颈部,犹如锣鼓中“马罗子”的铿锵悦耳喽喽声,敲击前爪如锣鼓中的“钵”那种珍珠落玉盘似的锵锵声,敲击后爪如锣鼓中“锣”的声,我们4人同时用小石块敲击,居然打击出了锣鼓中的“长路影”(锣鼓曲名),我们好不惬意,同时也不无惋惜地说,这要是在旅游景区,一定是景区中镶嵌的一颗明珠。
欣赏奇石,听着老李娓娓道来的故事:传说以前有三个小伙子对此石好奇,准备把中间那块乌龟状的石头掀下坡去,不料顿时电闪雷鸣,三个小伙不得不放弃,后来一人因病死去,一人犯案坐牢,还有一人得了精神病。听那传说,让人觉得奇石就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变幻莫测。
我们坐在石头上,抽着中华牌香烟,说着家乡的变化,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在山中穿梭而过,脱贫攻坚,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你一言,我一语,勾起了我对故乡人的思念,憨厚朴实,勤劳善良,在哪躁动的年代,保持着他们未成改变的情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暇之时,三五成群,品尝老鹰茶,说着荤笑话,摆着家长理短,惬意而淡然。
去老李家约需半小时路程,看见儿时回家的路早已长满了杂草,许多往昔的小路已改道不复存在。有的人迫于生计,有的人出于本心,有的人追求发展......都前前后后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或住进城镇,或谋于职场.......许多土墙房屋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残垣半壁在风中飘零,据说杀一个年猪,都要两个农业社青壮年帮忙。
这一切,这一幕,那样真实,也无需回避,心里悲怆难以莫名。当山风吹过,山花依旧慵懒地笑着,叶片的舞姿向我曼妙摇曳,还能闻到那熟悉的泥土味道,这一切还是那样恬淡美好,我贪恋故乡的山山水水,更眷恋故乡奇石、花草与树木,倾注着我毕生情感,期盼乡村振兴与第三次旅游创业,家乡变得更加美好。在那喧嚣的都市,我期待更多的人与我一起蛰居于故乡终老,静待那花开的美好,静听那鸟鸣的悠然。
我想,到了那一天,山有了水,便多了灵秀;水有了山,更显出它的柔美。山水相依,城乡一同发展,农民工回流创业,赖有这山水、奇石、沃土,小山村一定会更加和谐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