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体会过,撕心裂肺。
清明时节,总是细雨纷纷,回家的心情也带着几分惆怅。年少时的我无法体会祭祖扫墓的悲痛感,那时,我只知道这是在悼念祖先,缅怀先烈。那时,我的亲人都还健在。那时,我还不懂什么是感恩,我还没有孝敬亲人。而现在,岁月匆匆,有多少亲人终抵不住时间的追赶,抵不过疾病的摧残,彼岸花开,一抔黄土,一段生命。留下的,只有那日久弥新的记忆。
我是由外祖父、外祖母一手带大的,直到小学都是如此。记忆里的外祖父是一个高大的男人,我特别崇拜他。他能够一个人一口气干完几亩的农活,家中的粗活、累活都是他干的。他还会水电维修,一般的小问题都能够轻松解决。但他不是个粗俗无趣的人,他从小教我下五子棋,教我打羽毛球。
我学得很快,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便成了“对手”。屋外,小雨淅淅沥沥,屋内对弈激烈;屋外,阳光明媚,同样,球赛热火朝天。外祖父也是一个细心的人,我小时候身体虚弱,夜晚极易生病,他总是等我睡着了才休息,半夜还会醒来查看我的情况,在他的细心照顾下,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茁壮成长。那时的我浑然不知,这样高大的他,健康的他,会离去得如此匆匆。
那年暑假,他突然发现自己身体某些部位有些水肿,去看医生,被诊断为癌症晚期,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一下子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疾病的痛苦,折磨得他日渐消瘦。
物理治疗、化学治疗并没有使他好转,头发一大把、一大把地脱落,面色菜黄。他说,他想放弃治疗,过回没有针管的生活,平静地度过最后的日子。我们答应了他,把他安置在了老家。那时,我学业很忙,每个星期只能等待双休的时候去看望他。他总是笑着,继续和我下棋,和我打球,我以为,他会好转的。
那天,我准备回去了,他送我到老家后面的大路上,我向他挥手道别,让他别站在寒风里看我离开。他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那时他的表情,历历在目。我只道他在叮嘱我,没有想到,那是永别。
我一直以为考试逢丧亲是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场景,而现在,我站在外祖父的棺木前,倔强地不要承认这个事实。母亲告诉我,最后,外祖父回光返照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他拼命地想看清楚什么东西,现在想想,可能他在寻找的就是我!我再也无法抑制眼泪向外迸溅,像是被抽干了一样,我的心变得冰凉。
我第一次把剥完的酸橘子塞进外祖父嘴里,他酸得眼泪打转,越夸我懂事;我第一次夺过他的衣服帮他洗,泡沫都没冲干净,他却夸我能干;我第一次给他补袜子,针线歪歪扭扭,他却夸我细心……
我终于明白为何说一个重要的人的逝去,会让你快速地成长,我懂得孝顺了,但我不要这样的结局,我不愿失去你。
我们在幸福中成长,却一直在等待幸福来敲门,回首过去,扪心自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懂得孝敬长辈,我只能说,我们懂得太晚。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年轻的我们一直都在索取,亲人的关爱更甚。
等到我们失去了,我们才发现,从前的点点滴滴是如此的珍贵,而此时,奈何彼岸花开早,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的祭奠,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提醒,长辈,是用来孝敬的,尽孝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