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间,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得到信息量最大的莫过于媒体和网络,这是信息时代的显着特征。人们往往最关注所生活的环境,因为一般人的活动范围毕竟很小,小到可以用一条线来形容,即从家里到工作的地方,这是主线。那么,除了像“织布机”那样重复的工作或劳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选择余地是很大的,这与个人的好恶和兴趣有很大关系,也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况。
在北大荒生活和工作时,天天吃杂粮,大馇子和高粱米真是吃够了,而且还是计划粮食,并不管够。那时,就喜欢吃大米,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就好像过上了天堂生活,要是再有土豆烧牛肉,就以为是共产主义生活了。改革开放后,喜欢的事情如愿以偿,天天能够吃到大米和白面,却又不喜欢了,吃腻了,又想吃粗粮了。保健专家说杂粮营养高,对身体有好处。于是乎,家中又常备杂粮。光吃细粮,容易得糖尿病。8年前,再访北大荒时,在宾馆要吃玉米饼子。老同学笑话我,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吃那玩意,咽都咽不下去。再说了,现在也没有人会做了。我的这种喜欢,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怀旧吧。
喜欢什么,对个人来讲,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喜欢上了什么,或许偶然,也或许是精神需要。我有一位老同学,她是一位正处级干部,信仰马列主义无疑,而且几十年的奋斗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她同时喜欢上了基督教,每个礼拜都做,即使“缺课”了,也得补上,很虔诚。笃信宗教,还源于一次死里逃生。那一次,她买了一篮子鸡蛋,去乡下走亲戚。途中,长途客车突然翻车出了交通事故,客车支离破碎,伤亡惨重。等她意识清醒时,发现自己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更是她惊奇的是,手中拎得鸡蛋篮子安然无恙,没有一个鸡蛋破损。事后,她以为是笃信宗教给她带来的福音,坚持到教堂做礼拜,成了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我曾经这样问过她,党内有规定,党员不能同时信仰共产主义又信仰宗教,这是党的纪律,怎能“熊掌和鱼兼得”呢?她说,不反对原来的信仰,又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什么错呢。
仔细想一想,她说的话不无道理。一个人喜欢什么,关键是把自己的根培植在什么土壤里,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倘若扛着马列主义大旗,口里喊着为人民服务,背地里干着见不得的人的勾当,还不如信仰你自己呢,别玷污了神圣的共产主义信仰。
一个人活着,就要有点信仰,信你喜欢的东西。要不然就会把自己搞成一个躯壳,有“题目无内容”,活着也不知为什么。不管喜欢什么,总是要喜欢一些有益的东西,千万别迷恋邪恶和阴暗。
社会纷繁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当我们面对人或事,就要做出选择,选择有积极意义的信仰,并培植这种信仰。培植的过程,就是喜欢或不喜欢的过程。人们在选择工作时,不一定是喜欢的,也许是为了生计不得而为之;即使喜欢选择的工作,也不一定总是喜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喜欢更好的工作,却不能如愿以偿,原因是诸多方面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钱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商品社会,没有钱就等于贫穷,贫穷是人生的悲剧。倘若就是为钱而活着,一定很累;倘若不为钱而活着,那也没有立足之本。所以,喜欢钱,要生之有道,要靠智慧和双手。
一个人喜欢什么,别人没有权利干涉。法律和道德干涉的,那一定是“喜欢”出了问题。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过于庞杂了,无度了,漂浮了,很容易迷失方向。
有一颗善良的心,知足常乐,不喜欢的可以放弃,喜欢的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