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今年的白色情人节与二月二龙抬头是同一天,又恰逢周末,念叨了几年的去找石螺姑娘,当年老师激情燃烧岁月的初恋情人,终于在这么一个特殊日子里行程了。
中学老师的初恋情人在石螺坑,北江边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脉青山,蜿蜒逶迤,一江碧水,风情万种。当年小三线建设,在北江畔一个叫石螺村的地方建设北江钢铁厂,也就是现在韶关钢铁厂的前身,老师作为技术人员来到了北江边。
老师到北江钢铁厂比较晚,只呆了一年多,就由于关停并转原因离开了北江钢铁厂,到了我们学校当语文老师。老师经常一个人在校园里喃喃自语背诵一句《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学们暗地里给他取个外号叫“无衣”老师。有一次见老师又一个人独自在校园散步,嘴里还是喃喃自语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觉得很奇怪,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一年到晚都背诵那么一句耳朵听的起茧子的诗,老师看我感兴趣,说起了埋藏在他心中已久的“无衣同袍”的秘密。
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见证了老师与石螺姑娘在那火红年代的一段青涩的恋情,现在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那大概那就是石螺姑娘的写照。那时候,因为户口问题,农民与工人之间的婚恋还是有比较大的障碍,情窦初开的老师却暗暗地喜欢上了石螺姑娘,一个名字叫阿娇的当地姑娘,石螺村因为整个村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个个形状像倒立的石螺,村子名字叫石螺村,老师周末偷偷与阿娇在石螺坑约会,这在当时已经是很时髦超前的行为,阿娇偷偷摘取一朵山野兰花悄悄递给他,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出自己羞涩的爱恋,老师想起“田螺姑娘”的故事,把阿娇紧紧搂在怀里,石螺村的石螺坑,从此叫阿娇“石螺姑娘”。
石螺姑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老师离开了石螺坑,也离开了石螺姑娘,因为距离的相隔,也因为在当时是生活命根子的户口问题。
前几年北江钢铁厂四十多周年纪念活动,年迈的老师默默回到了石螺坑,但因为集体活动不方便一个人独自行动,老师回到石螺坑也只是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群山,将当年那朵圣洁的兰花隐藏在心中。上次,老师读到我前几年的一篇很不成熟的散文《北江三峡寻梦》,来电话说,我的文章唤起了他青春的记忆,说找个时间,一定要我陪他重新回到石螺坑,找当年的石螺姑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当年,一个农村姑娘能够背诵《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足以说明石螺姑娘的灵气与文学天赋。陪老师来到石螺坑,看见婀娜俊美的山峦,青翠繁茂,郁郁葱葱,远处悠悠北江,沙软潮平,柔情似水。往事如烟,尘缘若梦,几番起伏总不平。
望着眼前一个个石螺,郁郁葱葱的青山,老师缓缓弯下略显老态的身体,摘取一朵山野兰花,我知道那是隐藏在他心中的那朵兰花,圣洁的兰花,没有褪色的当年兰花,香气袭人。石螺姑娘,已经和你在一起了,山色温柔,习习暖风吹过葱茏的绿荫,吹过苔藓斑驳的曲径。她在青山绿水中回眸,不施粉黛,云鬓轻挽,沁人心扉。他在旷野静候,一袭白衣,两眉深锁,守护着,痴恋着那吹气如兰的美人。如今,他终于鼓足勇气,把当年那只魂牵梦萦的纤纤素手再次揣入怀里,他在她的眼神里看到的满是惊恐和期待,她在他的心里读懂的全是狂喜与长叹。为何当年这世界不能就只有你我二人?可以不顾一切,随性去爱一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盎然,流水潺潺。世事无常,光阴似箭,悄无声息流逝,暮然回首,已是黄昏,那沉淀的青葱岁月,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缘起缘灭,缘如水,如远处潺潺北江流水,流不去的是老师心里那一颗石螺,石螺坑的石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