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与百草园
“应酬”与百草园
——谈事件的观察
江西省樟树市洋湖乡晏梁小学杨耀兵
有一个孩子问他爸爸,“应酬”是什么意思,他爸爸告诉他,“应酬”指自己不想干而又不得不干的事。第二天早上,孩子背起书包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去‘应酬’了”。别忙着笑,你是不是也曾经觉得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呢?觉得每天在家与学校之间穿梭往返毫无新奇之处?好不容易碰上个双休日,又被父母逼着参加“奥赛班”、“英语版”,就像一只笼中鸟。
我不想举例证明大家的学习生活随着社会进步而日益丰富多彩,我只想告诉大家,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学生整天跟着先生念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文章,却觉得生活无比丰富,那奇异的草根、草丛中的鸣虫、描红的图画、先生的瞌睡……无不让他感觉兴味盎然,多年后,他根据这段生活写了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已经知道了,对,他就是鲁迅先生。就是在那样我们认为是枯燥的环境中,成长出了一位世界级的文豪。所以,生活并无所谓单调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进而感悟生活、产生激情,那我们也有可能成为一代文豪。
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成为大作家首先要学会写好作文,必须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写好,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观察事件。观察事件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点与面的结合
一件事从发生到结束,即起因、经过、结果这是面,但读者真正感兴趣的是点——也就是事件的几个精彩瞬间、几个突出的人物。我们既要把事情有重点地观察清楚,又要捕捉那些最精彩的镜头。
比如《跳水》这篇文章,讲一个小孩由于猴子抢走了他的帽子,被水手取笑,为争回面子,而使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船长父亲果断地用枪逼他跳水逃生这是一件事情的经过,但“猴子龇牙咧嘴地撕咬孩子的帽子”、“孩子不顾一切追猴子”、“孩子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父亲的持枪大喊”这些内容无疑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了。
另外,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大家对事物的认识会不断深入,你会发现,好些事情看似不大一样,其实是属于一类,这一类事情可以称之为面,而这一件事情则变成了点。比如《跳水》和《“诺曼底”号遇难记》都是写船长处理紧急事故的,这是面。但《跳水》一文除了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之外,还告诉我们开玩笑不要过分、做事要考虑后果等。《“诺曼底”号遇难记》告诉我们非常时期要采用非常手段,要有责任感,这就是两件事情的不同之处——点。
二:观与察的结合
我们总是把观察错误地理解成“瞪大了眼睛看”,其实这个词的含义远不止于此。“观”指对事物的认识,包括看、听、摸、嗅、尝等感知活动,而“察”指仔细看、细心调查后进行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不仅凭借眼睛,更要依靠大脑。我们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一件事之后,我们会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启示。苏东坡登庐山发现这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过思考后得到启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观与察结合的最高境界。
在我们的课本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中,“我”写的一首小诗,得到了父母完全相反的评价。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母亲的夸奖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时刻提醒自己不误入歧途,这都是爱。
三:联想与创新的结合
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我们不能就事论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我们必须学会联想。但我们的联想这、总会受到思维模式的制约。比如看到春蚕就想到奉献精神,看到蜜蜂就想到勤劳,烟花三月想扬州,秋风秋雨愁煞人,总是老一套。一位老师问班上同学,“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大部分同学回答“变成水”,只有一位同学说“变成春天”,这是多么富有创意的答案啊!
我们很多同学总是满足于把一件事写清楚,其实这只是达到了一个很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换个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大家都认为童年是天真、淘气、无知、无畏的,认为小孩子无忧无虑。但有一个孩子却认为《做个小孩不容易》,并举了“不能单独去游泳、不能单独出远门、甚至在印度洋海啸时,一个小姑娘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劝那些检鱼的大人赶快逃生,那些大人都是抱着‘姑妄听之’的游戏心态”,小孩在大人心目中总是长不大,永远不懂事。这个孩子就从常见的事件中创新了主题。
有一位诗人说得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