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战国末期,秦灭六国,一统中华。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派遣大将蒙恬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修建的长城和修缮和连接,这就是被后人所熟知的“秦长城”。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万余里,由山上的碎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城墙外侧高约5米,顶宽约3米。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历史上战乱频仍,长城遭到了严重破坏,秦长城和汉长城遗留下来的已为数不多,现在我们所谈论的长城多为明长城。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绵延八千余公里,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俯卧在中华大地上,其中人工墙体大约长6300千米。明长城高5-6米,主要建筑材料是砖块。相比于秦、汉两朝的长城而言,防御能力明显有所提升。
长城不仅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长城的雄伟在世界上是没有哪一座建筑可以与之比拟的。中国历代长城的长度总和约为2万千米,途经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高空中俯瞰,万里长城盘旋于山脊之上,或直或弯,或窄或宽,或高或低,或起或落……姿态万千,雄伟壮观。傍晚时分,夕阳洒下一片金辉,仿佛在“巨龙”的鳞片染上了一层漂亮的金箔,金光灿烂、美轮美奂。与脚下的青山交相辉映,这是一幅多么壮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在长城两边的城墙上,有许多城垛,它们可以保护观察敌情的士兵不被发现,也可以当作盾牌来使用。在长城之上,每隔五千米便会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分为上下两层,有两个十分狭窄的门洞可以进去。下层的四面都有小窗户,可以在这里暗中向敌人射箭;而上层则是被一个个城垛包围起来的,里面放着芦苇、红柳等物,若是遇至紧急情况时,可以点燃它们,浓浓的黑烟便会腾空而起,将遭遇敌情的消息传播开来。抬头仰望,狼烟遮天蔽日,整个天空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不可不谓其壮观至极。
长城不仅雄伟壮观,它的实用性也不容小觑。就拿关宁锦防线之中的宁远来说吧,它在明朝抵御大金侵袭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话说明朝中期,在长白山一带,女真族逐渐崛起。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并于公元1616年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然而他并不满足,他还想要更多的财富和土地,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明朝。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来攻打山海关,形势十分危急。这时,一个叫袁崇焕的人挺身而出,被明熹宗派往镇守山海关。当时袁崇焕手下仅有一万余人,但他并不害怕,他积极地筹划着防御工事,重新修筑了宁远城,依靠着坚固的城墙将努尔哈赤大军击退,努尔哈赤本人也受了重伤。后来他的儿子皇太极依然败在了坚不可摧的城墙和红夷大炮之下。
长城,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长城,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长城,是中华儿女留给世界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