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二零二二年三月五日,怀着复杂的意味,我写下这篇文章,谨献给深陷迷途,却正在保持头脑清醒的自己。
我深知人生之意义,但不知自己如何渡却人间疾苦,生活一次一次打败我,我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我时常想要拥有范太守的胸怀,有那种兼济天下的伟志,又视个人力量犹沧海一鸥,飘飘何所似的幽浮人生,生命是如此令人怜爱,令人崇礼,我予以希望,时间待我兼于诸生。
我对知识遍是渴求,欲以学识填充自身之满腹,使足以渊博,使为人处世得心应手,不致疲乏身心,在无数漫长的夜晚,我追寻,,我不止探索,不止思考,我不知为什么,只因心中有一个泛泛的目标,小或是学习、生活;大亦或是人生、哲学、对诸如此类的究极问题的思索。
时至今日,答案依然是模糊的,我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去解释这些,但成果亦是有的,譬如懂得了努力,懂得了人生的浅显意义,培养了对科学伟力的无限憧憬……
回首过往,我曾也是那么年少不羁,也是那么青涩,但现在成长了许多,人生的意义便是如此,我无数次去改变自己,通过学习,通过语言,通过自身的笔触,填充精神生活的匮乏,我时常去追寻真挚的友谊,我尝试通过写信来获得生命的体悟,希望每个人都在彼此看不见的地方熠熠发光!
接着,提到书,那就有很多的话题了,我极喜爱读书,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在这个被碎片化信息充斥的世界里,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我最近一直在读余华的《活着》,想必大多数人已经读过了吧。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从中我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黑暗,主人公福贵所经历的一切我依旧能感同身受,一直沿着时间线写下去,从二战到土改,福贵的日子愈加贫困,最令我动容的是他儿子给校长献血被抽死了,更显示了解放初期的中国社会之可怕。我能深深的感受到现在和平、文明的可贵,也愈发想要读书。都说文学没有史书真实,但文学写的是血淋淋的现实,史书大多是为统治者所使用的工具。
我还喜欢读诗,从唐到清,各种诗都使我心情愉悦,读诗时,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美感,有时是一种豪迈,有时还会带给我一些启发,我非常喜欢苏东坡,尤其是那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很早便成了我的座右铭,但学了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管什么,只要到了课本上就不喜欢了,就像我之前特别喜欢《江城子密州出猎》,到了课本上就感觉读不出气势了,就是那种稀松平常的感觉。
学习依旧如同苦海泛舟,找不到照亮我的灯塔,只得寻觅些许知心朋友,偶表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