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我就被书的封面吸引了。这是一幅油画:
璀璨的星辰,皓月当空,星空下,是无边的苇荡;近处,一个男孩,在小舟上眺望远方;远处,有座瞭望塔矗立在夜色中,模糊不清。月光下,水面有条金色的路,随着水波荡漾而曲折;芦苇上,似乎飘着纷纷的白雪……水中,还透出淡淡的蓝光。
刚进入我们眼中的细米,是一个野得不能再野的孩子。他用刻刀四处乱刻,在桌子上,大门上,甚至在祠堂珍贵的廊柱上……偶然的机会,下乡的女知青来到稻香渡。梅纹住到了细米家,他的命运,从此出现转折。
他带着梅纹登上那茫茫苇荡中的瞭望塔,看到了开头的画面。梅纹“直看得忘了自己,忘了一切”……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来自城市的知青,被细米“所拥有的”美景感动。我合上书,望着封面,暗暗地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他桀骜不驯,可对美有着天生的灵敏。
我闭上眼,“他是怎样发现这如画般的美景的?”我有些疑惑……恍惚间,我坐在了飞机上。四周众人或在读书看报,或在闭目养神,除了发动机的隆隆声,只有寂静。我看见一个孩子正出神地望向窗外,上方,是蔚蓝、明净、深邃的天空。远处的天际,是更加明艳的湛蓝。下方,云层铺展,犹如极地冰盖。耳畔的隆隆,仿佛是冰层破裂的巨响。云罅间,也是淡蓝色的,如浩瀚的海洋……他也许正在想象自己是在破冰船上,在大鹏的脊背上……而周围的乘客,或许他们——长大了,或是正在长大的我们——觉得,凑在窗前,望着窗外发呆,有时兴奋得手舞足蹈是幼稚的表现吧?
矛盾的是,我们常常觉得孩子眼中的世界更加细腻,更加美好。
“我们”的生活真的是平淡乏味,缺少美的吗?不会吧,也许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孩子”的眼睛,害怕别人“幼稚”的嘲讽。
我重新捧起书。这时,封面上男孩的背影,愈加真实。他的心里,也许希望有人能真正理解他,与他一起发现美吧?他是足够幸运的,因为他遇上了知己,同时也是老师的梅纹。
故事,在流畅、纯美的文字中结束。但是小说带来的思考,久久地停留在心中。我想象着,封面上的,在芦苇荡深处的男孩,也许正是住在我们内心中的,童真的自己。他被我们在无意中遗忘。但是他在等待,就像细米在等待着梅纹,等待着我们。
让我们用最本真的眼睛,去发现,那个苇荡深处的孩子,去发现,一个更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