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水,可观诗仙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肆涌,亦可观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淡愁雅韵,还可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奇异灵秀。
吾独爱水之千变万化,虽赠与万物之颜色,却依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确乎如此。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他也不负这出处,确乎很是道德。生命的年轮难以离水,若无水,生命如干瘪之树,只能渴求枝干向上,却唯留期望之意罢了。由此足见,皆为生灵者,万万不可离水。水为生命增光添色,万物皆因水而生机勃勃。在“鸢飞戾天者”看来:水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不过只是不尽燃烧自己罢了。水之思想绝非如此浅薄,水自有水的智慧,水因与万物不争,故不觉忧虑,何来“名利之心”?
“上善若水”给予我们的绝非仅仅如此。观老子《道德经》,曾有言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学水之道德,学水故要若如水,上善之人之居若水安于卑下,之心若水醇厚深沉,之友若水相近相亲,之言若水心虔志诚,为政若水条理清晰,处事若水无所不能,行为若水待机而动。此乃老子之智慧也,更乃水之智慧也。
水也绝非弱者,作为世间最柔的事物,却博大精深。政治、军事、经济,无处不有水的智慧。老子曾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老子的道德思想告诉我们:世间最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了。可见,水的智慧,绝不简单,亦绝非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时的奉献,水之智慧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智慧无穷无尽。
水之谦卑,前文已述,已知其一,但不知其二。此有一问曰:江河之归宿为何总为洋也?老子答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海洋之所以是江河之归宿也,其必定处于下端也,故被称为百谷王者。谦卑之下,又能兼得万物,此又乃水之别样智慧也。
水之韵,自古乃千转不穷,自《高山流水》至《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皆具水之智慧也。朱熹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的智慧代代相传,从未断绝,由此可见世人对水的认识正不断加深,愈多之人探水知水,水之源头嘀嗒不断,故有渠中之水清如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