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美文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伤感故事人生故事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个性签名
作文大全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优秀作文

宁都民间的杖头木偶戏

发表时间:2023-06-16  热度:

最近,在宁都民间发现了杖头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的发现是在赖村镇的东塘村,据说是在明末清初年间传入的,止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一位叫黄世权的人从福建上杭学艺回来,从此开始在赖村东塘村表演,由此盛行,并流传至今。

赖村镇的东塘村,座落在赖村圩镇的东南方向,距离圩镇约3公里。村子修有公路,进出方便,交通便利。这里村民淳朴厚道,好客乐善,全村人大多姓黄,属纯客家村落。东塘村四面环山,为丘陵地貌。整个村子傍山依水,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村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番薯、芋头、甘蔗、花生和蔬菜等农作物,还种植有脐橙、柑桔等经济作物,物产丰富。

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又称“雕脑子”、“木脑戏”、“蚊帐戏”,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木偶头部只有两只拇指大小,上面雕刻各类头像,面部浑圆,表情丰富,但色彩较为单纯,以黄色为底,用黑色画胡髭、眼珠、眉毛等,造型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其余部分则十分简朴,身上用衣服遮住。它内部虚空,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只有一人,手脚并用,两脚踩打锣鼓,双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表演时,说唱对白,模仿戏中男女人物角色语气,均由表演者一人完成,故而表演者需多才多艺。以前,木偶戏的剧本多由师傅口传心授,也有的故事情节是由艺人即兴发挥的。唱腔多用采茶戏腔调。唱词有二句、三句、四句头或不等句;可押韵或不押韵;可七句或非七句,无特定腔调。后来,他们也会套用采茶戏的本子进行演出。

东塘杖头木偶戏的演出,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过去村里人做什么喜事,如结婚生子、做寿过生日、建房乔迁等等,都会请他们来演出。表演杖头木偶戏的艺人肚里有货,能记住上百个戏本和故事,能演一两个月不重复。而且,还能根据人家的要求即兴发挥,以讨取人家的喜欢。如遇婚嫁喜事时请的,艺人就会加上“花好月圆”、“百年好合”这样的台词,讨个皆大欢喜。有时他们也会自己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四处游演。因此,他们演出的范围很广,不仅仅在东塘本村、本县,甚至还出县到兴国、于都、瑞金等地演出。他们的收费很低廉,但要管饭吃,比请采茶戏班来演出更合算,所以在民间很受欢迎。

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是属于小偶型的,整个木偶人物造型也只有一尺来高左右。表演时要制做一只特定的舞台,舞台约有人高,舞台长约80公分,宽约60公分,整个舞台底下要用一块大布包裹起来,故而又称“蚊帐戏”,里面藏着锣鼓行头和许多木偶人物,只露出上面仅供表演的地方。表演者坐在后面,双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两脚踩打锣鼓,根据剧情故事的发展需要进行敲击合奏。表演时,艺人手脚并用,全神贯注,说唱对白,都要模仿戏中男女人物角色语气,均由表演者一人完成,

过去,这里的杖头木偶戏,往往是表演者一个人,挑着一副扁担就能游演四方。一到演出的地方,把担子放下来,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可以把舞台搭起来。这个舞台约有人高,但很小,也没有布景,舞台底下用一块大布包裹着,里面藏着锣鼓行头和许多木偶人物,只露出上面仅供表演的地方。表演者就坐在后面,双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两脚踩打锣鼓,根据剧情故事的发展需要进行敲击合奏。由于剧情、唱腔大家都熟悉,老百姓都听得懂。小舞台上的木偶小人儿表演得栩栩如生,声情并茂,感情丰富,动作灵活,而且还依剧情的要求,可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对打等等……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有的人甚至还会跟着学唱起来,台上台下就连成了一片。

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以前都有自己的剧本,以演唱历史题材、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飞传》等,有时还会根据人家的需要把故事情节即兴发挥。他们也有自己的唱腔,但后来由于采茶戏的兴起,他们的唱腔里面就带有浓郁的采茶戏腔,有了明显的客家风味。所以说,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也可叫客家杖头木偶戏。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还配合红军作战进行过宣传,受到红军部队官兵的欢迎。全国解放后,他们还配合形势的发展创作过一些新剧目,但由于木偶艺人文化程度不高,不具备创作新剧本的能力,唱来唱去唱走了观众,大家还是认为传统剧目好看。特别是到了现在,他们为了迎合观众,还在旁边另外加进了艺人用二胡、唢呐伴奏,但效果还是不佳。特别是受到现代科技娱乐传媒的冲击,加上杖头木偶戏表演艺人减少,杖头木偶表演艺术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

黄新华现在是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表演的唯一传人,他1968年5月21日生,初中毕业,今年43岁,至今仍在进行杖头木偶戏表演,是杖头木偶戏表演的第12代传人。他14岁开始学艺,从小跟着父亲黄俊峋学。父亲1999年去世后,他就开始了一个人进行杖头木偶戏表演,从艺时间近30年。他对杖头木偶戏表演能够操纵自如,能够背诵(唱)近200出木偶戏,可以连续两个月演出不重复,最长时一天可连续演出8个钟头,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艺人。

如果从艺术形态来说,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堪称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偶尔留下的“活化石”。那么,就应该把它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保护下来,让东塘村的杖头木偶戏重新在舞台上焕发光彩。

美文.分享

人喜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点击加载更多内容  ↓
#第三方统计代码